本报记者方超张家振上海报道
在各地土拍市场逆势揽储的城投企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政策“紧箍”。
近日,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财预〔2022〕126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
一石激起千层浪。拿地或受限制的信息引发市场关注的背后,是地方城投企业在各地土拍市场中斥资拿地的比例正不断提升。据广发固守研究团队发布的数据,2021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全国城投企业拿地比例分别为12.28%、24.17%,而该比例在今年三季度还在持续提升。
此外,地方城投企业所拿地块的开发模式、入市进展和盈利状况等也备受市场关注。多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地方城投企业多数并不具备房地产专业开发能力,在政策约束下未来或回归深耕新基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城市有机更新等领域,而民营房企也可借机发力代建领域,寻求发展新空间。
规范城投企业拿地行为
近年来,城投企业在多地土拍市场中积极逆势揽储,拿地金额和占比上升明显。
中泰证券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供地收入为21569.45亿元。其中,城投企业的拿地金额占全国土地出让金的比重为11.77%。江西城投企业拿地金额占比最高为26.59%,江苏、湖南、四川和重庆4个省(直辖市)城投企业拿地金额占比在15%~25%之间。
中指研究院数据也显示,在2021年全国22城集中供地中,城投企业拿地占比逐批次明显提高。从拿地金额来看,在当年第一批次集中供地中,城投企业拿地金额占比为9%,第二三批次占比分别约为20%和30%。
今年以来,这种趋势也得以延续。以10月19日举行的南京市第三批次集中供地为例,在32宗地公开挂牌土地中,除1宗流拍外剩余31宗全部成交,成交总金额约275亿元。
安信证券研报显示,在南京市此轮集中供地中,城投企业全口径拿地金额为171.5亿元,拿地金额占比62.4%,和今年第二批次集中供地的37.8%相比,占比大幅提升。
无独有偶,今年10月31日,苏州市迎来第四批次集中供地。据了解,当地推出的18宗土地无一宗流拍,成交建筑总面积约为147万平方米,累计揽金约179亿元,而苏高新、苏州轨交、创元集团、相城城投和太湖城投等地方国资企业都有斩获。
对此,克而瑞研究中心点评称:“地方国企仍是本轮拿地主力。”可研智库也表示,从拿地企业的性质来看,依旧以地方国资城投为主,部分民企参与积极性提高,共有8家民营企业参与此次竞拍并取得地块。
引发市场关注的是,在财政部印发上述《通知》后,活跃在各地土拍市场中的城投企业拿地情况有何变化?
中证鹏元分析认为,从城投企业自身来看,《通知》限制了地方“自卖自买”的虚假交易,对依赖土地出让金返还的城投企业而言,将随着地方土地出让收入下降而面临资金压力;而对市场化的招拍挂形式拿地而言,完成商品房和保障房开发等业务的企业影响甚微。中诚信国际也分析认为,城投企业非市场化拿地行为或受限制。
“从政策执行的角度来说,地方政府可能会结合自身情况‘因城施策’。”长三角地区一位房地产行业观察人士分析称,“因为各地城投企业的特点不一样,有些地方城投企业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对比较成熟,此类城投企业受到的影响或较小。”
“对我们而言目前还没有影响。”江苏省一位要求匿名的城投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政策或只对那些有勾地协议、有托底情况的城投企业才有影响,我们没有托底土地市场的情形,是不存在问题的。”
土地后续开发模式各异
“进一步规范地方事业单位债务管控,建立严格的举债审批制度,禁止新增各类隐性债务,切实防范事业单位债务风险。”《通知》还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通知》影响下,亦有城市土拍市场出现了国资企业拿地金额比率降低的现象。
10月25日,无锡市2022年第四批次集中供地落槌,最终13宗地块全部底价成交,成交总金额为163.78亿元。中指研究院土地事业部负责人张凯分析称,在无锡市第一二三批次集中供地中,地方国资企业拿地金额占比分别为92%、55%和89%。“而在无锡市此次集中供地中,地方国资企业拿地金额占比大幅下降至33%,可见政策对限制地方国资企业托底拿地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约束效果。”
而在城投企业托底拿地或受限的同时,所拿地块入市率和建设情况也备受关注。
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在2021年集中供地项目中,央国企整体入市率超4成,民企入市率超3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因拿地总量不高,入市率在6成以上,而地方国资平台拿地多为市场托底,整体入市率仅为9%。
“大量城投企业拿地后的入市率之所以较低,因为它本身不具备专业的房地产开发能力。”中指研究院华东分院常务副总经理高院生向记者直言,“一些城投企业会选择托底拿地,认为这只是一个短期行为,先拿地实在不行就再找品牌房企合作开发,但现在来看找有资金又有经验的合作方也没那么容易了。”
“城投企业所拿地块多位于郊区、项目入市率较低,易产生财务风险。由于地块质量差,叠加城投平台大多不具备操盘开发能力,大多数城投企业托底的地块并未开盘入市。”国金证券研报亦分析称。
与此同时,国金证券研报数据显示,在2021年各批次集中供地中,地方国资企业(以城投企业为主)整体项目入市率不足10%,“入市项目数量远低于其他类型企业”。
除入市率较低外,城投企业所拿地块的后续开发模式也各不相同。
“第一种,一些具备开发资质的城投企业往往会选择自己单独操盘;第二种,另有一部分城投企业不具备开发能力,可能会去寻求对外合作,合作方式包括引进有开发能力的企业投资占股或者选择代建公司等。”高院生向记者表示,第三种则是城投企业无法独立操盘,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合作方和代建公司,可能会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将土地转让出去。
亿翰智库副总裁田晶也告诉记者,城投企业在拿地后的后续开发类型会有很多,就目前来看还是独立开发的较多。“城投企业也会选择和国央企进行合作,而如果与民营房企进行合作,会更倾向选择资质、实力较强的企业,但大部分城投企业还是会选择相同属性的企业来合作。”
代建模式或迎新机遇
在业内人士看来,财政部《通知》在倒逼地方城投加速转型的情况下,代建模式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相关信息显示,在此轮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过程中,保障性租赁住房、AMC资产处置及地方平台业务开发等正将代建需求推升到新高度。高院生分析认为:“不良资产需要AMC等类似金融机构进场,但仅有资金进来没有用,因为最终这些资金是需要退出的,还要依靠项目的开发、建设、销售。所以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必须要有代建方参与进来。”
不仅如此,在利好政策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代建市场也被认为是下一个“蓝海”市场。
“未来增长引擎转向政府项目产生的需求,尤其在保障性住房贷款及REITs的大力支持下。”招银国际研报分析指出,2022年为保障房大年,保障性租赁住房将完成240万套,而2021年完成了94.2万套。以70平方米/套、服务费100元/平方米计算,这能为代建行业带来170亿元的服务费收入。
“这一轮市场调整,无论是AMC的资产处置,还是政府主导的‘保交房’,都有望成为代建业务发展的新机遇。旭辉建管也紧抓这一发展机遇,承接多笔业务。”旭辉控股方面在回复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代建领域也存在竞争激烈、利润率较低等问题。招银国际研报分析称:“代建行业集中较高,排名前5位的公司约占据60%的市场份额。然而,在房地产下行周期中,越来越多的传统开发商(如旭辉控股/碧桂园等)已经开始涉足该领域,可能导致行业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滑,对目前25%的行业利润率形成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