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罗辑北京报道
日前,中国银河证券(601881.SH)海外全资子公司银河国际与国内五大公募基金组团走访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三个东盟国家,与当地监管机构、交易所和机构客户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这一组团开拓东盟市场的举措在国内券商、公募机构中尚是首例。不过,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还有多家券商、公募正在筹备下一轮组团“出海”。
据了解,证监会也正在积极支持我国具备一定实力、运作规范、管理水平较高的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走出去”,拓展跨境业务范围,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日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22年上交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上提到,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国际投资者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未来将与国际投资者开展更多层次、更多形式的合作,共同建设开放包容、促进全球增长的资本市场。
高水平的金融双向开放,离不开更大力度地“引进来”和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双向开放不断深入,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相继落地实施,推进了包括银行业、证券业等在内的金融行业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与此同时,内地金融机构也在加紧“引进来”“走出去”的步伐,不少券商纷纷落地海外布局,头部机构更着力推动高质量“出海”,提升海外市场核心竞争力,用实际行动践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通境内境外双循环“金融大动脉”。
组团“出海”或成趋势内资机构国际化布局加码
5天内与3个国家、18家机构,开展80场交流沟通会议。
上述机构组团“出海”在5天时间内,主要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三国的资本市场监管方、参与方等相关机构进行了深度沟通。其中,不仅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三国的交易所及马来西亚和泰国证监会,亦包括银河国际子公司银河-联昌及当地如主权基金、公积金等政府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基金销售平台等18家机构。多方共计开展了80场交流沟通会议,议题主要围绕中国与东盟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中国基金产品引入东盟市场、跨境业务合作等。在具体业务合作意向达成方面,五家公募基金在与新加坡交易所、金管局及当地投资机构洽谈后,即在新交所发行产品、分销和共同管理基金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此外,富国基金全资子公司——富国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国香港”)与银河国际、银河-联昌签署三方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约定,未来三方将在东盟和中国市场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拓展国际业务的发展空间。
“内资机构组团‘出海’是一种趋势。”拥有海外市场投资经验的凡德投资总经理陈尊德提到,“整体来看,内资机构在国内的布局和发展已相对成熟,具有开发新的市场增长点的基础实力和内生动力,‘走出去’是一个自主的发展战略选择。以此次内资机构组团开拓东盟市场为例,这(东盟)不仅是一个与我国在经贸往来和地理贴近性上具有相对优势的新兴市场,今年亦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开局之年,深化开放合作、以金融打通境内外跨区域资源配置的需求将不断被激发,内资机构加深与该市场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寻找新的投资机遇;另一方面也加深海外市场对中国市场的了解,进一步打开合作的深度广度。”
富国基金方面也对《中国经营报》记者提到,此次签署合作备忘录的背后是“中资金融机构优化业务布局,积极开展跨境合作,寻求共赢。这也展现出机构对拓展国际化业务的决心和信心”。
据多家内资公募机构透露,未来这类“券商+公募”的组团“出海”还将越来越多,“目前已有不少头部券商在组织这类海外市场开拓的组团考察活动。”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提及。中国银河证券方面也表示,这类组团“出海”的探索不会止步于此,“未来将协同更多国内金融机构积极拓宽跨境交流渠道,深化跨境协作,开展更多高素质联通活动,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事实上,近年来,在我国高水平的金融双向开放背景下,国内金融机构正不断加大融入国际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少机构积极把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速自身新旧动能转换,参与国际竞争合作。
以公募为例,此次参与“出海”的富国基金近年来积极推动国际化探索,“此次签署备忘录的富国香港正是富国基金开展国际业务的前哨站。自成立以来,富国香港搭建了全球化投研和市场平台,发行并管理多只离岸基金产品,吸引了包括欧洲、中东等地区多个国家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此外,在国际市场较为热门的量化业务方面,富国量化投资团队亦长期为国际顶级主权基金管理量化投资组合。”
此外,券商方面,高质量“出海”更已贡献出不俗的业绩。以上市券商为例,今年上半年,在全球市场波动的情况下,不少头部上市券商的境外子公司仍贡献颇丰,其中华泰证券(601688.SH)旗下的海外机构华泰国际创收50.21亿港元、净利润13.10亿港元。中金国际、中信证券国际、国泰君安国际总营收分别为39.57亿港元、32.3亿港元、10.9亿港元,净利润分别为14.31亿港元、9.11亿港元、1.61亿港元。在海外市场布局方面,除不少中资券商在港上市外,东南亚、欧美市场也迎来越来越多的中资券商布局。2019年华泰证券就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了GDR(全球存托凭证)。日前,东方财富(300059.SZ)公告称将赴瑞交所发行GDR,国泰君安欧洲子公司设立申请也于近日获证监会无异议复函。
监管出台多项利好政策支持金融业双向开放
在资产重新配置及多元化的需求下,跨境资管或许可以成为券商海外布局的一项主要业务发展机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亦明确指出要“推进金融双向开放”。
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我国金融业正在着力实践,近年来,我国金融业的双向开放不断深化,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相继落地实施。其中,取消券商、公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外资机构在经营范围和监管要求上均实现国民待遇;资本市场更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便利性大幅提升。同时,中资机构“出海布局”的广度、深度不断提高。近10年来,中资券商的海外分公司数量不断提升,布局国家范围更加宽广,助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融资。
中国银河证券相关人士说道:“稳步开放的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监管也出台多项利好政策,支持金融业‘走出去’,鼓励中资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化布局、强化服务。”
10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也在日前表示,从规模上来看,我国已形成全球第二大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具有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基础,对国际投行、资管公司、期货公司等机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证监会也在积极支持我国具备一定实力、运作规范、管理水平较高的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走出去”,拓展跨境业务范围,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不过,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继续深化金融双向开放证券机构还有不少空间。惠誉评级大中华区非银行金融机构评级董事张榕容表示,“目前(券商整体的)境外市场开拓仍以中国香港为主,境外业务大多专注于投行及资管业务的发展。可以看到,在资产重新配置及多元化的需求下(由地产转往其他金融资产),跨境资管或许可以成为一项主要业务发展机会。但若是要争取当地业务的开拓,仍需先以经纪业务巩固零售客群。以东盟市场、欧美市场的经纪业务的开展情况为例,东盟市场一般会以吸收零售客户为主,规模经济的建立与融资业务相关风险的掌控会是主要挑战。欧美市场经纪业务的开展则会以机构投资人为主,由于近期资本市场波动较大,交易对手风险掌控为主要挑战,特别是具有杠杆属性的产品。除了经纪、资管业务以外,在投行业务的拓展上,主要挑战会是与国际知名投行之间的竞争,包含在项目的争取以及海外机构投资人客群开拓。”
陈尊德就在高水平的金融双向开放背景下,证券业相关机构如何更加有为、可为的问题提到,“机构应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国内、国外市场均要着眼实体经济,加大投研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有效发挥跨境配置、跨境服务的作用。同时在金融工具的使用上、创新业务的布局上,对标国际投行,可以在做好风控的前提下多做尝试,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