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柯瑾北京报道
新市民金融开展一年来,成效显著。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银保监会在出台专门政策的基础上,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持续推动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末,银行保险机构推出新市民专项信贷产品达2244个,信贷余额为1.35万亿元;专项保险产品为1001个,保险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2022年3月4日,《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发布,金融机构支持新市民产品服务正式拉开帷幕。经过一年多的创新支持,近日,银保监会在总结当前新市民金融服务时表示,探索实践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新市民数据和信息的整合力度仍需加大,为新市民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撑不足;新市民群体的就业范围覆盖行业较多,银行保险机构服务新市民的精准性、可得性、便利性需进一步提高。
“对金融业而言,新市民是金融需求旺盛的重要群体。围绕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金融需求,创新推出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开辟金融服务‘新蓝海’,有助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告诉记者。
多方共建机制保障完善提速
金融机构应把新市民作为重要服务对象,作为普惠金融下一步努力方向和发展重点。
构建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需要加强多部门联动。
据银保监会方面介绍,目前已有30个省级派出机构会同地方有关部门出台专项政策文件。例如,上海银保监局联合多部门印发文件,针对国际金融中心、超大城市的特点,指导银行保险机构为新市民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北京银保监局印发专项文件,结合首都城市定位,针对新市民集中于科技创新等新兴产业、物流家政等服务类行业“两头集中”、需求差异大的特点,督促银行保险机构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差异化、便利化、综合化水平。
要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中长期发展规划,增加新市民金融的可持续性,还需要推动相关业务融入区域发展战略。
以四川银保监局为例,该局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及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规划,明确在成都、绵阳、宜宾、南充、攀枝花以及川渝高竹新区开展新市民金融服务示范区建设。此外,山东银保监局也在推动将新市民金融服务纳入山东省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农民工工作、城乡融合、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等五大类重要战略性文件和重点专项政策。
“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目前约有3亿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前副秘书长王衍行表示,“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疏通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普惠金融、协同促进人民富裕、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大意义。”
董希淼也认为,3亿左右的新市民,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是金融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金融为民”的具体体现。其表示:“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主要责任在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应把新市民作为重要服务对象,作为普惠金融下一步努力方向和发展重点。优化经济资本分配,通过设立专项额度、加大考核激励等措施,完善内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支持、鼓励分支机构和一线工作人员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同时,要加强、改进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提升新市民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此外,董希淼认为,金融管理部门还要完善政策措施,打消金融机构服务新市民的顾虑,激发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提升服务的能动性。
产品体系完善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
银保监会推动各银保监局配合当地政府因城施策,积极支持新市民安居需求。
一年来,新市民金融服务围绕新市民最迫切的需求开展,主要涉及住房、就业、教育、健康管理以及养老等领域。
商业银行针对上述领域创新推出了众多产品与服务。如2022年,建设银行出台了“服务新市民金融行动方案”,在创业就业、住房安居、“一老一小”、医疗保障和基础金融服务等方面,构建贯穿新市民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工商银行面向新市民推出了“1+3+X”专属金融服务体系,以专属介质为依托,重点围绕安居、创业、医疗三大核心场景,以及养老、就业、教育和金融素养提升等X项延伸场景,为新市民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住房是新市民最迫切的需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银保监会方面披露,近一年来,优化住房金融服务,新市民置业安居金融需求得到有效保障。银保监会推动各银保监局配合当地政府因城施策,积极支持新市民安居需求。例如,陕西银保监局指导银行推出“农民安家贷”“新市民安居贷”等产品,全年发放新市民安居贷款64.76亿元。大连银保监局指导辖内法人银行完善新市民住房贷款政策。
此外,银保监会方面表示,该会主动对接创业就业诉求,新市民稳岗就业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银保监会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新市民创业信贷、保险产品。2022年全国共推出专属信贷产品621个、年末贷款余额2225亿元;专属保险产品467个、服务新市民4424万人次。
针对金融产品供给,董希淼建议:“金融机构在服务新市民的过程中,应依法合规用好内外部资源,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面向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大学毕业生等人群,针对就业、创业、消费等不同阶段的需求,推出期限灵活、额度和费率适中的产品。”
依托金融科技破解问题和短板
银保监会方面表示,已经推动“政务数据+金融数据”互联互通,建立新市民识别体系。
经过一年多的金融支持,近日银保监会在总结当前新市民金融服务时表示,探索实践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具体看来,一是银行保险机构对新市民群体的特征研究不够,新市民数据和信息的整合力度仍需加大,为新市民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撑不足。二是新市民群体的就业范围覆盖行业较多,身份背景、学历层次、年龄阶段差异较大,银行保险机构服务新市民的精准性、可得性、便利性需进一步提高。
“一般而言,新市民群体并非金融机构的优质客户群体,受限于原有的制度流程、资源配置、服务能力等,部分金融机构未能较好地响应进而满足新市民的需求,一些新市民难以合适的价格获得合适的金融服务。特别是金融机构在服务新市民创业就业、住房安居、医疗保障等方面以及基础金融服务的便捷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董希淼表示。
“由于新市民构成比较复杂,存在流动性强、资信缺乏、缺乏抵押担保等固有短板,金融机构在探索新市民金融服务方面面临诸多制约。”高级经济师、财经专栏作家李庚南表示,“首先是信息约束。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稳定性差,征信信息不完整,甚至是信用白户,使得金融机构无法识别这类人员的信用等级,难以进行风险决策。同时,新市民群体大多缺少满足银行要求的抵质押物和有效的增信手段,难以达到金融机构的风控要求。其次是产品约束。新市民的特点决定了其金融需求与金融机构现有产品供给之间存在不匹配。再次是成本约束。新市民行业分布跨度大、流动性高,难以实现批量获客、产品规模化和业务规模化拓展,边际成本高。”
在董希淼看来,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信用基础设施,为金融机构服务新市民创造更好的条件。如加快建设全国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区域性大数据平台,免费向金融机构开放,降低金融机构服务新市民的成本。充分发挥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如百行征信、朴道征信的作用,探索推出新市民征信产品,为新市民金融服务提供支撑。地方政府要完善新市民服务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要加大对吸纳新市民较多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支持。
“充分应用金融科技理念和手段,通过获取多方数据和信息等方式对新市民进行精准画像,创新对新市民的信用评价方式,降低对抵质押物和担保公司依赖,提高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效能。”董希淼表示。
破解上述约束,特别是打破信息瓶颈,需要金融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机联动。
银保监会方面表示,已经推动“政务数据+金融数据”互联互通,建立新市民识别体系。相关银保监局积极联合地方政府部门探索构建新市民身份识别和信用评价体系,努力解决新市民征信、社保、纳税、公积金等历史数据积累少、评价难等问题。目前有15个省(区、市)正在探索建立新市民大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