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柯瑾北京报道
今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提速,多渠道改革化险进一步实施。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银行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拉开序幕。同时,在银登中心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的机构进一步扩容,根据2月28日银登中心披露,新增加的46家开户机构中23家为城商行和农村中小银行。
此外,今年以来有多地将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列入财政重点工作之一。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渠道不断拓宽,随着经济复苏、企业盈利改善、就业和收入改善等,银行继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银行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将趋向好转。
不良贷款处置渠道拓宽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法律法规引导、地方专项债等支持的落地,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呈现进一步提速之势。
今年2月开始,多家银行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开启。中国债券信息网信息显示,3月1日,招元和萃2023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申购文件披露,招商银行为项目的发起机构。此外,浙商银行也于2月份披露了两份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注册申请报告。
2月28日,银登中心披露了最新的《已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机构统计表》,2023年以来增加了46家机构,其中23家为城商行和农村中小银行。开户银行的增多,意味着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的走热。
在法律法规方面,2月11日,银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准确识别、评估信用风险,真实反映资产质量。此前,2022年12月《金融稳定法》草案发布,更是为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处置提供了法律制度层面的整体设计。
日前,银保监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将注册地位于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广东、甘肃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纳入试点机构范围。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的参与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容,将政策性银行、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及非银机构正式纳入。
2月24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并公布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其中就包括统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风险防范,稳步推动重点企业集团、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化解,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业内分析认为,中小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渠道进一步拓宽,对化解银行存量风险、提升不良资产回收效率,以及助力银行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此外,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多地将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列入财政重点工作之一。例如,近日,河北省财政厅在《关于2023年省级预算公开有关事项的说明》中披露中小银行专项债获配额度的最新进展: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向该省下达用于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的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50亿元。
谈及今年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提速的原因,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表示:“此前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增速下滑,一些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导致部分银行不良贷款增加。”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相对而言,中小银行不良贷款率较高,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加速处置不良资产有助于减少资本占用,提高信贷投放能力。在我国经济呈现恢复向好的情况下,信贷需求较强,为中小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提供了市场空间,也为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提供了更多动力。”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模式单一、效率不够高,市场参与主体不够多元、流动性不足,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压力相对大等问题。接下来需要鼓励多元化机构和投资者参与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创新处置方式,提升不良资产处置专业水平,提升处置效率。”
进一步提升信贷风控能力
整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为3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8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3%,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同时,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2022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6.1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79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05.85%,较上季末上升0.31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36%,较上季末下降0.05个百分点。2022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资本充足率为15.17%,较上季末上升0.08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30%,较上季末上升0.10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4%,较上季末上升0.10个百分点。
展望2023年,中金公司研究认为,考虑到过去五年的风险处置经验,预计中小银行的风险暴露应有区域分化、有序处置两大特征,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有限。
“从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看,中小银行不良压力可控。从去年四季度末的数据看,城商行和民营银行不良率为低位,农商行相对高一些,但已从2020年6月高点趋势回落,不良风险整体也处于可控范围,从不良绝对值看,近几个季度不良余额增长趋缓。”周茂华表示,“从银行不良拨备看,城商行、民营银行和农商行整体处于较高和适中水平。”
“随着经济复苏、企业盈利改善、就业和收入改善等,银行继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银行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将趋于进一步改善。”周茂华表示。
未来在资产质量管理方面,娄飞鹏认为:“从2月份PMI数据看,小型企业的PMI恢复速度最快,但其绝对值低于大中型企业,这说明小型企业经营还面临较大的压力。中小银行是服务小微企业的生力军,面临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对客户的信用分析判断,做好客户准入管理。”
据了解,当前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主要包括收购处置、资产证券化、债转股、收购重组等。
安光勇表示:“由于相对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的规模、资金、人力等因素限制了其风险控制的能力,因此,他们需要在处置不良资产时更加谨慎,尤其是在拍卖、转让等方面,需要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等合作来分散风险。因此,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快速转移不良资产,以减轻风险。”
“中小银行还应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控制和催收能力,来降低不良资产的风险。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控制信贷业务风险等方式来预防不良资产的发生。”安光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