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夏治斌石英婧合肥上海报道
“江淮汽车将全面以智能为本,突破边界,雄踞核心,不断地刷新智能科技,不断创造智能传奇,围绕用户可感、可知、可用、可想的智能技术,坚守‘无智能不造车’的品质态度,携手全球合作伙伴,为共赢加码,为智能聚力,致力成为全球智能汽车的领导者。”
日前,在“以智能领导智能”为主题的江汽集团乘用车新标揭幕暨全新品牌战略发布会上,江汽集团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向《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说道。
发布会上,江汽集团发布了乘用车新标与全新品牌战略,聚焦JAC焕新出发,以“致力成为全球智能汽车领导者”为品牌愿景,以“掌握智能核心,彰显世界水平”为使命。此外,江汽集团还将智能化发展战略凝聚为《江淮汽车智能白皮书》进行发布。
江汽集团重整品牌架构,聚焦JAC的背后考量有哪些? 江汽集团智能化竞争的差异化优势有哪些? 未来江汽集团在乘用车板块还将会有哪些更深远的布局?
记者与项兴初、江汽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李明、副总经理张鹏、副总工程师杨文江等企业高管,进行了一场对话。
聚焦JAC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经营报》:江汽集团乘用车为什么在国内市场聚焦JAC?之前使用的思皓品牌,下一步会如何处理?
项兴初:为什么聚焦到JAC?这里面既有江淮汽车自己的实践,也有行业一些优秀企业的做法,还有我们品牌资产的传承,也有江淮汽车构建的新发展格局,包括过去的5年,我们跟一些非常优秀的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利用这些资源去更好地赋能江淮汽车的转型发展。我们是基于以上几个维度做的选择。
第一个维度,我们认为品牌的设计、品牌的LOGO非常关键,它是这个企业历史的积淀,是一个在用户当中长期口碑的积淀,也是企业传递给社会最浓缩、最关键的一个特征,但同时我们认为品牌更要在内涵上下更大的功夫,更要在内涵上形成用户独特的一些记忆。这个内涵特别是在技术、产品与用户的互动,形成更强的用户黏性,让用户想到某一种特质。比如说智能,第一时间就想到江淮汽车,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二个维度,从我们在海外市场的实践来看,在海外市场江淮汽车的品牌都叫JAC品牌,而且在这些出口的国家当中,这些所在国家的用户对JAC这个品牌的认可度非常高。我们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产品的市占率在中国品牌是排在前列的,甚至是第一、第二位的。这也告诉我们,品牌在海外市场当中,要用心去经营,赢得用户的认同和认可,这个方向不断地去积累,是可以走出来的。
第三个维度,我们也看到在同行中做得比较好的优秀企业,比如说比亚迪,它的车型覆盖范围非常宽,它也有商用车,但是它还叫比亚迪。我们理解这件事情就是一个品牌的打造还是要聚焦到核心的要素上去。
第四个维度,江淮汽车JAC这个主品牌,到明年就60年了,在很多细分市场当中有很好的积淀,尤其是近年来形成的开放发展格局,比如说大众汽车就是我们极其重要的合作伙伴,未来我们跟它进行跨界制造合作,也有其他的一些科技公司等等。我们回归到JAC这个主品牌,这些资源以及势能将在后续产品以及品牌成长过程当中更好地赋能。
李明:在未来的品牌规划中,重点还是围绕五个维度去开展,一是全球化的布局,二是智能化的平台,三是智能化的产品,四是智能技术,五是智能制造。
思皓品牌是2018年江淮汽车和大众汽车围绕着当时成立的江淮大众合资公司的全新品牌,2020年江淮汽车在北京车展正式发布,自此,江淮汽车与江淮大众共用思皓品牌,经过这几年的市场发展,也为江淮乘用车,包括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目前,江淮的乘用车,在品质上、用户口碑上和各方面的认同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今天我们要回归到JAC,后续我们重点想在品牌上围绕着JAC发力,新的产品以及平台,包括DI平台、MUSE架构都会回归到JAC主品牌上。
智能本身是对用户的认知
《中国经营报》:为何以“无智能,不造车”作为企业发展的理念,如何做出让用户心动的产品?公司智能化竞争的优势有哪些? 江汽智能技术发展规划的背后逻辑有哪些?
项兴初:“以智能领导智能”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转型发展期提出的新的品牌主张和运作,这里面有这么几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我们认为智能一定要让用户能够感知,可感、可知、可用、可享。智能化的技术日新月异,但如果是给汽车用户来使用,我们必须考虑到它的实际使用场景,要做好结合,有一些技术当下是非常领先的,但是不是就一定要在车上把它装上? 毕竟那些成本是非常高的。用户体验方面,在车上的要求跟电脑上是不一样的,我们认为智能本身是取决于对用户的认知,要把对用户的可感知作为重中之重。
第二个维度,“以智能领导智能”实际上是要求我们更好地识别用户在使用场景当中核心的诉求,让它更加智能,满足全方位的车生活,而不是简单的一项技术,作为一个配置放进去,这两个理念认知是绝对不一样的,它不是去买一个机械的产品,或者是冷冰冰的一个汽车产品,它可能会变成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陪伴。
从江淮汽车的角度来理解“以智能领导智能”,我们希望在理解用户上,尤其是它的车生活方面,我们能够更加智能,更加智慧,更加懂用户。
第三个维度,我们认为技术是手段,是服务用户最重要的工具,而终极的目的是如何提高人的生活品质,如何让用户在所有的场景当中,能够找到极致的体验、非常温馨的感觉。所以这些技术如何去组合、如何去迭代、如何去推动这样一种车生活,这样一种完美的场景的出现,我们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个维度,从汽车制造商来看,不仅要在产品、服务本身让它很智能,你接触到江淮汽车这个品牌,你跟它互动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希望你能感受到这个企业是非常用心的,它是非常智慧的,它是能够适应你全方位的(需求),从定车到购车再到后面的使用,整个服务过程当中,包括个性化定制,我如何更好、更敏捷地制造(产品)。实际上,江淮汽车在敏捷制造的水平上,是处在行业前列的。
杨文江: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是很明确的方向,各家汽车企业都在布局,我们发布这样一个白皮书,背后的逻辑起点就是用户价值。在开展技术的规划工作时,我们认为所有的、再好的智能,一定要用户可以使用、可以感知。当下有很多高阶的智能驾驶,无法在短期内应用,我们这几年包括未来的一段时间,都是围绕着辅助驾驶以及高阶的辅助驾驶在做工作。
我们在底层有大量的技术支撑需要去做,算法的优化、感知的提升、数据模型的训练做了大量的布局。我们所有的智能汽车都一定是要能买得起的智能,在这部分我们是围绕着技术做规划,不是做简单的配置上的叠加,也就是堆料,我们不做这样的工作。
我们也不做硬件预埋、硬件冗余的工作,因为当下对用户没有价值,他们是感知不到的。从未来的发展来说,智能化要朝着更高阶的方向发展,那就是说在车端、路端、云端等,它要融合的感知,我们也在布局相应的一些技术,我们L4级的自动驾驶技术,包括高速、高性能的运算数据平台的建立,还有基于5G+V2X融合感知技术,我们都在做布局和发展,这也是未来我们认为能给用户带来更好体验感的智能技术,这些智能技术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软硬件不断地升级,用户越用越安全,越用越舒服,它能更适合驾驶员的感受,最后越用越顺手,越用越新,常用常新。所以我们更多地说用户价值,要不断围绕它的核心技术,加强背后的一些研发逻辑。我也相信我们后续推出来的车,应该说越用越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