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郝亚娟张荣旺上海北京报道
2024年1月1日,浦发银行(600000.SH)落地上海首笔转型金融贷款,率先完成春秋航空(601021.SH)股份有限公司3.1亿元转型贷款业务,助力航空运输企业低碳转型。
所谓转型金融,指聚焦于为支持适应重大环境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推动高排放高污染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项目和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
当前,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不断丰富,而在转型金融方面,虽然银行也在积极推进,但落地项目较少。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绿金院”)指出,对银行而言,转型金融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高碳行业的转型活动存在巨大资金缺口,这意味着巨大的业务机遇;另一方面,转型金融面临现实挑战,如转型金融标准尚未公布且缺乏激励机制,银行对转型活动的风险判断及把控存在难点等。
银行建立转型金融服务体系
对金融机构而言,转型金融有利于金融机构科学认知“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不至于错过碳密集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投资机会。
在“双碳”目标下,转型金融作为绿色金融的延伸,已成为金融机构发力的方向之一。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浦发银行落地的该笔上海首笔转型金融贷款业务,严格遵循《上海市转型金融目录(试行)》及相关披露要求。浦发银行提前研究并参加转型金融目录标准制定,在总行端制定转型金融典型贷款产品——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操作指引、锁定目标客群,最终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完成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3.1亿元转型贷款业务落地。
浦发银行方面表示,将以此次业务落地为契机,围绕绿色产业发展和高碳产业转型需求,构建“绿色+转型”服务模式,推动实现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双轨并行、同向发力、功能互补,助力上海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支持上海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2023年12月,兴业银行(601166.SH)湖州分行满足企业“煤改气”资金需求,落地全行首单转型金融项目贷款。兴业银行湖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鼓励企业实现技改减碳目标,该行在执行优惠利率基础上,还叠加了“可持续挂钩”条款,如果企业年减排量大于约定的年减碳目标,则下一年度将在优惠利率的基础上,再下调5个BP(基点),让企业享受到“碳减排支持工具”和“可持续挂钩”贷款的双重优惠。
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该行已协同相关部门建立转型企业库和转型项目库。基于国家或地方层面的煤电转型标准,建立转型企业库与项目库,在此基础上,匹配相应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转型基金、专项资金、贴息、补贴、担保、土地与能源指标等金融、财税、产业政策协同支持机制。同时,建立转型金融专属产品服务体系,匹配更多信贷资源,把绿色金融发展经验尽快复制到转型金融。
202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撰文指出,将借鉴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工作经验,逐步推出各类金融产品共同适用的转型金融标准。鼓励转型主体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转型计划,以确保在整体层面上实现降碳减排。同时,以转型金融标准制定为契机,调整更新现行绿色金融标准,让绿色更绿,让转型更全面、系统。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指出,对金融机构而言,转型金融有利于金融机构科学认知“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不至于错过碳密集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投资机会;对行业技术路径进行前瞻性的预判,将风险关口前移,有效避免转型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声誉风险;由于支持对象技术迭代更新的不确定性,转型金融对金融机构自身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转型金融制度与数据缺乏
政策、技术及市场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是银行开展转型金融的主要挑战。
虽然转型金融项目逐渐增多,但与绿色金融相比,转型金融的落地情况仍有待提升。
以转型类债券为例,根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债券数据库统计,2023年我国境内新发行转型类债券共62只,合计规模约422.23亿元,债券类型以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低碳转型挂钩公司债券为主,两类债券发行规模分别占转型类债券总规模的61.28%、33.35%,发行人主要来自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碳密集行业。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开展转型金融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前述受访银行人士指出,银行开展转型金融主要面临三方面困难:
一是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绿色金融项目大都具有环境正外部性,项目涉及金额较大、回收期较长、收益率偏低。目前绿色金融发展主要通过政府与监管机构自上而下推动,需要进一步在财税、贴息等方面加强奖惩,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提高银行资源投入的“绿色导向性”。
二是制度依据和数据依据依然缺乏。大部分高碳排放企业开始积极的低碳转型行动,部分传统企业减碳效益也很明显,但这部分企业并不在绿色产业目录中,甚至在银行的信贷指引中属于限制性行业,银行为这部分企业继续发放贷款缺乏依据。因此,国家、地方和机构层面需分别出台具体的转型金融目录及详细操作指引。在数据依据方面,如何让金融机构获得可信、可靠、科学的数据成为关键。目前我国还存在缺乏统一的环境披露框架和数据统计口径、许多企业监测能力不足、行业间难以进行比较等问题。
三是转型金融能力建设不足、相关人才缺乏。转型金融业务的推动,需要自身加强修炼“内功”。随着我国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业务的不断深化,银行亟须储备金融、环境、绿色产业等相关知识的复合型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人才。
业内人士普遍指出,政策、技术及市场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是银行开展转型金融的主要挑战。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任玉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银行的服务对象一般是较为稳定的企业或成长型企业,较少参与重组、转型等项目,因此银行在开展转型金融的相关活动时,管理、内控体系、风控流程、人才储备等方面基础较为薄弱,这将降低转型金融的发展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开展转型金融面临的风险管理要求更加复杂。北京绿金院指出,一方面,高碳行业低碳转型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需要高碳企业进行全面的战略规划,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和能源结构,逐步达成转型目标,这使得银行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强,风险管理的难度增大。另一方面,转型活动的技术路径复杂,高碳企业开展转型活动往往伴随着技术革新、设备改造与升级、节能技改等,业务专业性较强,商业银行对转型活动的风险判断及把控存在难点。同时,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经营成本增加及资产搁浅风险,甚至可能转型失败导致亏损,从而对提供金融支持的银行机构造成连带经济损失及风险,这为银行开展转型金融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因此,银行还需加强转型金融项目的风险管理。曾刚指出,实体经济的转型风险不可避免地会传递到金融领域,并构成金融机构新的风险挑战。具体而言,在低碳转型背景下,能源政策、新能源企业竞争等多方面因素将影响传统能源企业的还款能力,进而增加银行的信用风险。此外,经济低碳转型意味着很大一部分已勘测出的传统能源原料不能开采,成为搁浅资产,这些资产的价值随之下降,引起市场价格波动;同时银行所持有的碳密集型资产预期收益将减少,导致银行市场风险上升。声誉风险方面,社会向低碳转型过程中,若银行依然为“三高”(高污染、高能耗、高耗水)企业提供融资或大量持有碳密集型资产,银行面临的声誉风险也极有可能上升。所有这些,意味着银行在支持“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要增强对转型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强化压力测试,提升各项业务的环境风险评估能力。
对此,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认为,金融机构应与企业互相配合,制定转型方案。“金融机构可为企业提供转型金融政策、技术支持和金融产品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协助企业制定转型方案。企业可以派员参加金融机构组织的转型金融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自身对转型金融的认识和应用能力。金融机构和企业应建立健全信息交流机制,定期分享转型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政策和成功案例,促进双方合作共赢。”余丰慧说。
任玉洁提到,金融机构具有丰富的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的发行经验及承销经验,应充分发挥金融市场中介的职能,为具有低碳转型需求的生产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及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分析转型着力点和市场关注点,并设定合理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和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SPT)等,提升转型方案可实施性。
在实际操作中,曾刚建议,银行可以从三方面优化转型金融类业务:一是做好转型金融贷款产品的创新。积极探索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国际碳保理融资、碳收益支持票据等业务;发行低碳主题信用卡,为个人客户提供新能源汽车贷款、绿色住房信贷。二是充分运用投资银行产品。银行的投行部门在做债券主承业务时,优先承销转型金融主题的债券,如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而发行的债券;鼓励用投贷联动的方式提供融资,支持高碳排放企业向低碳或无碳经营模式转型。三是建立基于转型金融的内部管理机制。设立碳转型贷款专项额度,确保支持碳转型的信贷规模;加强转型信贷产品研发;在信息充分披露的基础上,针对触发事件的不同类型,科学设计触发该惩罚机制;约定提前还款、追加抵质押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