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丽朝北京报道
“2023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完善,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万亿元,新开通高铁2776公里,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7000公里。”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国新办2月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上述信息。
交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额创下历史新高。2018—2022年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3.22亿元、3.25亿元、3.48亿元、3.62亿元、3.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7%、3.1%、7.1%、4.1%、6.4%。
李小鹏透露,根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年完成营业性货运量547.5亿吨,同比增长8.1%,比2019年增长16.9%;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12.5亿人次,同比增长30.9%,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0.8%。
在谈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问题时,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地铁和铁路在车辆制式、供电方式、信号制式和运输组织等方面标准各不相同,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方面还存在一些卡点和堵点。
“我们将指导地方政府进一步优化区域内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布局,谋划下一阶段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推动构建高度融合的设施网络;加强标准支撑,以标准兼容和车辆统型为重点,研究制定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技术规范,制修订一批急需的装备技术、工程建设和运输服务标准。”费东斌透露,交通部门准备在粤港澳大湾区之类的重点地区进行试点,大力推动轨道交通的设施互联、票制互通、安检互信、信息共享。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广东城际铁路运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士友2023年12月也曾公开表示,在珠三角城际与都市圈快线、城市轨道交通融合方面,广东正在推动城际与城际、城际与地铁安检互认。对于城际铁路与国铁的安检互认,广东省也在请示国家有关部委。
朱士友表示,要突破城市与运营主体间的壁垒,实现不同生产力共享。车站一体、通道共享、跨线运营、车型趋同、检修集中、运用分散,最终要实现中心市一线通达,推动城际与地铁付费区换乘,实现一票通达。
航空枢纽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节点,建设交通强国必须建设强大的国际航空枢纽。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的航空枢纽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对照交通强国建设目标,我国航空枢纽建设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为此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在编制《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目前正在征求各方意见。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我国航空枢纽中转效率偏低、国际通达性不高和出入境便利化亟待提升等一些问题,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切实提升我国航空枢纽的国际竞争力。”韩钧表示,力争到2050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航空企业和航空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进一步完善,支撑我国建设保障有力、人民满意、竞争一流的交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