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路炳阳武汉报道
“十三五”以来中国多式联运量跑出加速度。铁水联运量从2016年的274万TEU(标箱)增长至2023年的1170万TEU,占全国总货运量从2.9%增至6.8%。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牧原3月28日在中国多式联运合作大会上透露上述信息。
从铁路领域看,铁路集装箱发送量从2016年的715万TEU增长至2023年的3323万TEU,装车量占比从8.4%增长至25.5%;铁路集装箱保有量增长3.3倍;全国港口主要港区铁路进港量占比从2016年的40%增长至2023年的82%。
2023年中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继续超1000万TEU,累计完成1170万TEU,同比增长11.7%。其中,沿海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完成约1100万TEU,长江、珠江等内河港口铁水联运量约72万TEU。
从全国各个港口完成量上看,2023年青岛港以225万TEU拔得头筹,宁波舟山港以165.2万TEU位列第二,季军为天津港125万TEU。铁水联运量增幅最快的为广州港,2023年完成43.6万TEU,同比增速高达73.0%;北部湾港以47.9万TEU、增幅36.9%位列第二。
从热点分布看,环渤海港口群以占全国59.2%的铁水联运量位居第一;其次为长三角港口群,占比28.5%;第三为珠三角港口群,占比6.3%。
铁路集装箱方面,2023年中国铁路集装箱发送量达到3323万TEU,同比增长5.1%,铁路集装箱发送货物7.32亿吨,同比增长7.1%,占铁路货运总量的14.5%;装车量占铁路总装车量25.5%。
从国际铁路集装箱量看,2023年中欧班列共计开行1.75万列,发送190.2万TEU,同比分别增长6%和18%,“十三五”以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年均增长47%。
目前,西安、重庆、成都和郑州成为中欧班列开行城市的第一方阵,2023年四地班列平台共计开行9309列,占中欧班列总开行班列的53.1%,其中西安开行中欧班列超过3000列。中老跨境班列开行4550列,发送箱量17.3万TEU,发送货量440万吨、同比增长92%。
李牧原称,目前中国多式联运发展水平较发达国家仍有空间。“中国内陆运输集装箱化率为15%,发达国家为75%;中国内贸集装箱占港口总吞吐量为29%,发达国家为80%;中国主要港口海铁联运占比为6.8%,发达国家为30%;中国铁路集装箱占铁路总运量为25.5%,发达国家为50%。”李牧原以数据举例称。
目前,中国快递市场年增速超过37%,网络货运订单量年均增速100%,多式联运年增速超过27%。
李牧原称,当前中国贸易商品结构在改变,高附加值、自主创新产品成为主导,机电产品出口占58%,已经到了从关注绝对数量到关注高质量、从注重贸易总额到注重贸易增加值的阶段。“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中国企业出口的新优势。”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