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许礼清北京报道
“山深未必得春迟,处处山樱花压枝。”仲春时节,樱花主题的消费逐渐升温。
与此同时,《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樱花香、樱花口味、樱花图案等元素覆盖了美妆、服装、食品饮料等多个消费品类。而在消费端,京东方面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3月以来,樱花的搜索量整体同比提升了2.5倍。
樱花元素只是春日经济的代表之一,在国货“潮品”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个春天,汉服、春菜等元素也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度。记者注意到,上述春日元素的共同之处是基本具备“高颜值”、限定款的特点,在商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元素已构成了不少行业的高产值基础。
触动“消费DNA”
抛开春日独有的仪式感,“颜值”也成为触动消费者DNA的关键要素。
随着天气的回暖,遍布衣食住行的春日经济正在持续升温。
首先体现在“吃”上,春菜概念开始火热,记者注意到,在北京不少公园、树林,已经出现人们一手拿铲子,一手拿袋子挖“野菜”的场景。
基于此,商超内相关产品销量也得到了上涨。永辉超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春菜概念的普及,3月以来,永辉超市春菜销量涨势强劲,多款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近150%,如蚕豆同比增长130%,春笋同比增长近150%,雷笋同比增长超180%。
餐饮企业也反应迅速,茶百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选取时令水果,推出了春季新品;蜜雪冰城相关负责人透露:“产品方面,已上新了抹茶口味和脆皮大圣代,4月份可能还会上新。”
而公园里三步一“公主”,十步一“贵妃”的景象,让汉服再次迎来一波热度。根据京东平台提供的数据,今年1月以来,马面裙及其他汉服品类京东成交额同比增长已超300%,其中,儿童马面裙成交额同比增长超70倍。
记者注意到,在各个热点旅游目的地,穿汉服赏花已成为新潮流,并且全国多个旅游景区都推出了“穿汉服,免门票”的活动。
这种汉服热潮也传递到了住宿、餐饮业,有不少酒店开始提供汉服。美团数据显示,2023年,洛阳市提供汉服相关团购产品的住宿商家数量同比增加5倍。
对于春日经济热,营销专家于润洁认为,这主要是来自人们对春天的仪式感。“春季的仪式感之所以这么强的原因,一是作为‘动物’属性的春天,就像大自然中生物的‘惊蛰’一样,蛰伏了一个冬天的人们,生命和消费重新活跃起来;二是作为‘人类’属性的春天,这意味着心理上的‘惊蛰’,人们用消费来表达心理上春天般的愉悦。两者的结合,更强化了春季强烈的仪式感。”
抛开春日独有的仪式感,“颜值”也成为触动消费者DNA的关键要素。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认为,春日经济中,汉服、新中式、新茶饮等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其中一个营销共同点是清新“颜值”、鲜亮色彩以及美味。这些元素符合年轻消费者对于时尚、健康和美味的追求,能够给他们带来视觉和味蕾的双重享受。同时,这些产品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创新,让年轻消费者在消费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于润洁表示:“春日经济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户外消费。因为有沉闷的冬天做对比,‘颜值’更呈现出春日经济——不仅仅代表着产品的审美,更代表着消费者内心的‘春光明媚’。特别是在女性占据春日经济主导权甚至整个消费主导权的当下,‘颜值’更是刚需,甚至‘理工男’雷军做出的小米汽车,也要色彩斑斓9个颜色。”
探索“春日经济+”
于润洁认为,“春日经济+”涵盖了衣食住行,以户外消费为主。
可以看到的是,春日经济已不单单是简单地赏樱花、尝春菜,而是延展到多个领域,成为带动多个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春茶便是春季的一大特色,例如浙江丽水松阳县的茶园进入采摘期,春茶迅速上市。据悉,当地成立了服务茶叶电商的专班,联动空运、铁路等物流资源,加快了春茶的配送速度,推动了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再如户外运动,各地结合跑步、攀岩等运动,推广“商旅文体”融合活动,点燃了春季消费热情;还有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探索,如云南个旧的哨冲村以梨花观赏为切入点,探索乡村旅游产业链。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翰告诉记者,“春日经济+”的探索确实很有意义。要想将春天、春日游与传统文化、民俗、多场景、品类、产品等进行联动,延长春日的消费链条和消费热度,企业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结合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推出特色产品和活动;利用线上平台,打造春日主题营销活动;与旅游景点合作,推出春日旅游套餐等。不仅能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还能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于润洁也认为,“春日经济+”涵盖了衣食住行,以户外消费为主。户外消费更注重场景体验的参与和消费情绪的表达,冲动消费的属性也更强。春日经济一方面要注重场景体验和传统民俗的嫁接,抓住春天的短时消费;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产品升级、场景切换等方式延长春日经济的消费市场。比如青团这种节令性产品,可以通过原料和包装的升级,将其从节令消费转换为休闲零食消费;汉服、民宿等消费,可以嫁接全年的二十四节气,升级为全年的民俗消费主题,给消费者提供既有统一内涵,又有新鲜体验的全年“产值”。
“春日经济的升温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商机,而抓住这些商机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打造独特的品牌价值感知。”詹军豪认为。
要“颜值”也要“生命力”
记者注意到,探索“高颜值”的生命力,也是不少企业正在做的事情。
实际上,春日这种“颜值经济”,与社会环境的转变不无关系。
财经作家谢宗博告诉记者,传统经济时代,“颜值”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并未被充分利用。到了互联网经济时代,人们不再避讳谈及外貌,外貌甚至作为一种商品有了衡量的标准,有了衡量标准也就具备了进入市场流通的可能性,由“颜值经济”衍生的产业链就此形成。例如美容医院、美妆产业、自拍APP、自拍手机、自拍设备市场应运而生且异常繁荣。
而如今“颜值经济”也展现出了新的特征。“‘颜值经济’并不仅仅体现在人身上,还延伸到了产品和品牌。‘好看’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可以把它看作是感官刺激类的统称,好听、好闻、触感舒服都可以包含在内。正如当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时,人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真好看’,进而激发‘我想要’的欲望,然后才是理性地发问‘它能干什么’,基于这一逻辑判断过程评估一件商品要不要购买。”谢宗博认为。
不过,于润洁认为,春日经济产品不能只有“颜值”,必须有产品本质的创新或品质升级,不然就显得肤浅,缺少真正的生命力。
记者注意到,探索“高颜值”的生命力,也是不少企业正在做的事情。例如,重庆光环购物公园举办的“森林生活节”和广州POPARK东方宝泰的“放氧生活节”,通过打造春日场景和提供互动体验,成功地将消费者带入了春天的氛围中。再如,南京江宁Co·fife绚集举办的《春日回信》沉浸式春日插画展,通过艺术的形式为消费者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此外,也有企业利用春日营销激发消费者的热情。例如,伊利牛奶与“新旅人”紧密绑定,线上以小程序发起旅行基金,线下同步以商场新场景为落地点,激发消费者的消费热情。
谢宗博认为,“高颜值”的价值在于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激发首次购买的意愿,但能否形成重复购买与忠诚购买,还是得靠过硬的品质。产品不仅要好看,还要好用。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通过产品创新,网红产品才能够长红不衰。现在的消费者见多识广、可选择空间大,他们可能会为了“颜值”买一次单,但如果产品质量不过关,那么火得有多快,消失得就有多快。
“所以,真正能够走得长远的企业,不仅把‘颜值’放在‘面上’,还要植入‘内核’之中,融入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经营中,渗透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不断延续和更新,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有鲜明个性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的美誉度和竞争力。‘颜值’高固然好,但只有具备独有的‘颜值’韵味,才能赢得广大用户的认可。”谢宗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