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银行·保险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亿保险资金抢配优质资产

    本报记者陈晶晶广州报道

    一季度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和新业务价值的逐渐回暖,带来了部分需要配置的增量资金。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今年一季度,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累计达到2.15万亿元,同比增长5.1%。

    然而,新增资金往哪里投、怎么投成为险企当前“头疼”的问题。

    “现在市场上的优质资产逐渐减少,保险资产配置压力太大。”东部地区一家小型保险公司高管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称,增量资金之下,市场上能够匹配保险资金收益和风险偏好的优质资产并不多。

    据市场人士分析,一季度受利率中枢进一步下行和股票市场波动、结构分化延续的影响,各家公司新增和到期再配置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另类投资以及权益品种均面临一定压力。

    记者采访获悉,为缓解配置压力和投资收益率下降挑战,当前保险资金配置策略已有所变化——加大债券类配置力度,特别是抢购长期信用债,降低另类非标保险债权投资计划规模,创新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增厚收益。

    抢购超长期信用债

    今年一季度,保险对于地方债的配置力度创历史新高。

    2024年以来,债市整体走强,保险资金抢着买债,场面一度火爆。

    “当前市场上优质债券资产并不多,目前就看谁速度快抢到。一季度我们公司加配了超长信用债。”一家保险资管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研报分析显示,今年一季度,保险对于利率债净买入高于历年同期,继续对利率债需求形成较强的支撑。

    从细分配置品种来看,保险主要配置20年以上超长债。其中,对于地方债的配置需求较为稳定,且近年来配置需求持续增长,而对国债和国开债的配置需求并不稳定。今年一季度,保险对于国债总体呈现净卖出,但对于地方债的配置力度创历史新高。同时,保险在信用债和“二永债”(二级资本债与永续债的合称)方面,加大对超长期信用债的买入,而减少1年期以下信用债的买入,与历史行为呈现较大差异。

    东吴证券非银研究团队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12月,保险机构所持利率债占比87%,其中地方政府债券占比51%、国债占比20%、政金债占比16%。从主要券种的规模变化来看,近几年兼具安全性和税收优势的地方政府债券规模迅速上升;截至2023年12月,保险机构所持地方政府债券规模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31.9%。

    “当前寿险行业普遍面临长久期优质资产少,久期及收益匹配问题很难通过短期措施显著改善。只能把握债券期限溢价的高点或抓住信用溢价补偿较好机会加大配置,逐步匹配负债期限和成本。这就特别需要加强对利率中期趋势的前瞻研判,对可能的利率反弹做好准备和预案,特别是利率接近或高于负债成本的区间,可以适度通过杠杆,增配长债匹配负债期限。”上述保险资管公司内部人士进一步对记者表示。

    中证鹏元评级最新报告分析称:“如果二季度债券供给增加,一定程度抬升利率曲线,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释放流动性,压降利率走势,收益率曲线将走向何方则存在博弈空间。但整体上,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整体稳健的基调,如不发生预期外的大调整因素,低利率水平可能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或有更多优质企业选择发行超长期限信用债,带动发行规模显著超过2023年全年水平。对于投资机构而言,保险及相关负债端相对稳定的机构或将成为超长期债券的主力配置机构。”

    另类优质资产减少,非标转标持续

    过去,配置非标资产是险资增厚收益的手段之一,但如今“非标转标”赛道已是大趋势。

    近年来,另类投资曾经对保险资金获得超额投资收益做出过突出贡献,然而这条路正变得越来越窄。这一点,从债权投资计划的登记数量、规模和收益有所下滑上可窥一斑。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披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保险资管业另类投资产品共登记575只,较2022年减少19只;登记规模1.3万亿元,较2022年下降2.97%,总体呈收缩态势。其中,占比最高的保险债权投资计划数量及规模分别同比下降8.45%、15.56%。此外,债权投资计划平均收益率波动降低,例如2023年8月的平均收益率为4.58%,较2015年8月的最高点7.59%降低301BP。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保险债权投资计划登记数量和规模的下滑,主要与其所投资的底层资产行业发展有关,当前地产、城投等进入调整期,投融资较为低迷。

    一位资深保险资管人士对记者表示:“保险债权投资计划的底层资产以非标的地产债、城投债为主,地产行业下行加之城投债风险抬升,保险债权投资计划发行数量逐年减少。再加上城投化债以及城投监管趋严,非标债权资产供给不足,保险陷入无非标债权资产可配的尴尬局面。另外,地产行业仍在出清,保险降低对不动产的风险敞口。这些情况都不得不让保险机构谨慎对待。”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对记者分析表示,过去,非标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更高的收益,但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随着监管对于非标资产的限制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这种收益模式已经受到限制。

    过去,配置非标资产是险资增厚收益的手段之一,但如今“非标转标”赛道已是大趋势。如多家保险机构提出收缩债权投资计划目标,转向资产证券化(ABS)。

    记者采访获悉,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批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及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业务试点以来,已经有3家保险资管公司的4单ABS产品亮相市场。4月25日,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完成行业首单交易所ABS产品——“中国人寿-创工融资租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募集发行。

    “对于标准化产品,建议险资可以加强对于产品的研究和尽职调查,选择优质的标准化产品,提高投资的稳健性和收益水平,合理控制风险。同时除了传统的资产类别之外,可以在科技领域和新兴产业上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杨帆进一步认为。

    多维度挖掘优质资产

    已有多家头部保险机构侧重在股权投资计划、保险私募股权基金方面,以创新投资模式全面支持新兴产业。

    需要注意的是,业内保险资管人士提出通过将债券、非标联动,利用择时策略获得超额收益。

    一家中型保险资管机构固收投资人士对记者称:“由于流动性溢价和债券收益波动比非标产品更明显,因此利用‘债券—非标择时策略’,主动联动债券、非标投资(而非被动持有到期)可获取超额收益。”

    “在债熊后期、债牛前期,流动性溢价较低,可以寻找信用风险可控、到期收益率较高甚至被错杀的债券标的,加大配置力度渡过债市估值负向波动期,收获债牛阶段的净值重估利得和骑乘收益;在债牛后期、债熊前期,趁流动性溢价较高,对前期债券配置止盈,转而侧重于配置非标锁定收益。”上述固收投资人士进一步认为,由于非标次级属性逐渐显现,信用风险上升且产品缺乏流动性,非标投资在准入阶段应严格把关融资人资质和产品结构,并结合业务、企业、行业特点等设置科学、规范、可行的风险防控措施,确保顺利到期或在企业风险暴露之前行权加速到期,谨慎信用下沉。该人士还建议,适度降低投资回报预期,如果下达高预期的投资目标,可能会加大保险资金信用下沉,激进的投资策略适得其反。

    值得一提的是,已有多家头部保险机构侧重在股权投资计划、保险私募股权基金方面,以创新投资模式全面支持新兴产业。其中,高端制造、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等板块成为险资较为关注的投资方向。

    百年保险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峻表示,中国经济正加速向高质量迈进,产业由传统的“基建地产和外需出口”驱动向“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驱动转型。保险公司需要抓住战略机遇,从国家战略部署中寻找潜在优质资产。加大相应领域的股权投资,助力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分享国家产业转型发展的长期回报,对冲利率下行风险。

    “保险资金作为市场最稀缺的耐心资本、高能资本,能够很好契合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国寿资产副总裁刘凡认为,可通过股权投资或非标债权对科创产业园及各类科技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在初步应用化及产业孵化阶段,开展股权投资;进入相对成熟的产业化阶段后,保险资金可通过股权投资,以及投资股票和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二级市场,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

    “依托股权投资计划、保险私募股权基金等产品,进一步发展夹层股权投资、Pre-REITs投资、长期战略投资等业务模式,通过加大金融供给和产品创新力度,支持新能源、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养老产业等新兴产业的权益性融资需求。”上述固收投资人士对记者表示。

    杨帆对记者表示:“险资还可以考虑私募股权基金、大宗商品、创业投资等,虽然风险较高,但具有较高的收益潜力和长期增长空间,从而可能带来高额回报。当然,险资在投资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资产组合,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追求收益增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金融
   第06版:财富
   第07版:资管
   第08版:资管
   第09版:银行
   第10版:银行
   第11版:银行·保险
   第12版:新金融
   第13版:区域·地产
   第14版:智造
   第15版:地产·文旅
   第16版:地产
   第17版:家居·建材
   第18版:医药·健康
   第19版:能源·化工
   第20版:能源·化工
   第21版:TMT
   第22版:TMT
   第23版:TMT
   第24版:游戏
   第25版:车视界
   第26版:车视界
   第27版:车视界
   第28版:车视界
   第29版:快消
   第30版:快消
   第31版:快消
   第32版:商业案例
万亿保险资金抢配优质资产
营收微增、净利大增 农商行降本增效“挤”出利润空间
无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