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蒋牧云何莎莎上海北京报道
5月1日,《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正式实施。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指出,上市企业要完成《指引》要求,意味着对每个涉及的可持续发展议题进行分析,相应地便需要投入相关资源、建立必要的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等,尚不能一蹴而就。同时,监管对于企业在信披过程中存在的“漂绿”问题日益关注,不论是ESG评级或投资机构也将对识别到的“漂绿”行为进行相应处理。
面对一系列背景,记者了解到,ESG评级、ESG投资机构均在进一步跟进相关举措。综合而言,展望ESG的总体发展趋势,业内普遍认为,《指引》发布后,将对ESG评级、ESG投资等带来积极影响,除了将提升A股上市公司的评级质量之外,也将吸引中长期资金,提升A股国际影响力。
标准化时代到来
从ESG评级的角度看,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ESG信息披露,将显著提升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评级水平。
根据《指引》要求,上证180、科创50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最晚在2026年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鼓励其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具体议题方面,《指引》设置了应对气候变化、乡村振兴、创新驱动等21个议题,并通过定性与定量、强制与鼓励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议题设置了差异化的披露要求。
对于ESG发展,尤其是与信息披露息息相关的ESG投资、ESG评级而言,《指引》又带来哪些重要意义?
诺亚控股创始投资人、董事章嘉玉告诉记者,《指引》代表着ESG中国标准时代到来,它的发布一方面引领中国企业关注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非财务议题,是整体提升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透过建设投资人与企业都关注影响企业发展的中长期因素,相信可以引入更多长期资金的投入,导向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并提振国内外投资人信心,同时,也是迎接全球ESG投资资金的重要基础。
商道融绿研发总监、ESG专家吴艳静则向记者表示,从ESG评级的角度看,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ESG信息披露将显著提升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评级水平。《指引》的正式发布,将会促进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水平跃上新台阶。
“我们分析了此前的A股上市公司评级报告,以中证800成分股为例,从2018年到2023年,中证800成分股的ESG指标披露率持续提升,环境指标披露率从29.9%提升到68.6%;同期,中证800成分股的ESG评级持续提升,B+级及以上的上市公司数量从2018年的63家增至2023年的506家,评级在C+级及以下的上市公司数量从2018年的199家降至34家。显而易见,在现阶段,A股上市公司的ESG报告数量和质量与ESG评级之间的正相关性较为显著。”吴艳静表示。
惠誉常青ESG研究组联席董事贾菁薇则指出,对于企业而言,存在比较大的挑战是,大部分上市企业的ESG披露能力还比较低,在接下来几年内,企业需要建立相关团队和能力,开始收集测量披露所需要的信息,并开始逐年进行对比和提升,对公司的资源提出较大要求。贾菁薇谈道:“这也是为什么《指引》施行初期更强调定性披露多于定量披露,考虑到境内上市公司在ESG披露能力建设处于不同阶段,监管希望能开始培养公司披露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提高披露的要求。我们认为,随着公司的披露能力逐渐提升,在定量披露的要求上会逐渐严格。”
关于《指引》发布后,企业、评级机构等将如何跟进,吴艳静告诉记者,商道融绿的评级体系已经包括了国际和国内投资者普遍关注的ESG议题,从内容上已经对《指引》的要求有了相对全面的覆盖。同时,商道融绿认为上市公司ESG评级的有效性是一个“相向而行”的过程。一方面,上市公司应该按照一定规范披露高质量的ESG信息;另一方面,评级机构也应因时因势,调整评级指标所涉议题和权重,以反映投资者及各利益相关方的最新关切,或纳入最新可得的数据信息。在《指引》的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后,商道融绿就将征求意见稿所列示的议题与商道融绿的ESG评级指标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完善或新增了科技伦理管理、逾期未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等指标项。这些指标项,以往因为没有明确的披露要求,因此很多上市公司不会披露相关信息,即便设置指标也没有数据做出有效评价;《指引》提出明确要求之后,设置指标就变得不仅可行而且必须,更新后的ESG评级指标体系也可以更好地反映中国市场的特点。
“漂绿”行为或面临降级
投资机构应积极推动企业加强ESG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上市司相关负责人在近日的公开发言中提到,对于多数上市公司而言,可持续发展报告并不是强制披露的,但不代表可以随意披露。公司不能将公告作为“广告”,把ESG披露作为品牌营销的手段,借由ESG的“外衣”过度包装,提供不准确的信息误导投资者。国际方面,面对“漂绿”的监管动作也十分频繁。比如,近期欧盟委员会公布《关于明确环境声明的证实和沟通的指令提案(绿色声明指令)》、法国能源和环境机构Ademe发布反“漂绿”指南等。
贾菁薇告诉记者,此次《指引》也鼓励上市公司聘请第三方对公司的ESG报告进行外部鉴证,或对报告中提供的具体ESG指标进行鉴证,这也是为了减少公司在披露过程中弄虚作假或“漂绿”,进一步提高ESG报告的质量,有助于投资人的分析决策。
那么,从ESG评级、ESG投资机构自身的角度,具体是如何应对“漂绿”风险的?
章嘉玉告诉记者,关于应对“漂绿”风险的具体举措,诺亚财富从多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建立自己的全流程ESG评级体系,从基金公司、基金管理人、底层资产三个维度出发,全面评估投资标的的ESG表现。
通过这种方法,机构可以筛选出真正符合ESG投资原则的标的,避免被“伪ESG”所误导。在投资决策前,投资机构应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深入了解投资标的的实际运营情况、环境和社会影响等。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漂绿”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除此之外,章嘉玉还表示,投资机构可以关注第三方认证机构和独立鉴证机构对投资标的的评估和鉴证结果。这些机构通常具有专业的评估能力和独立的立场,能够提供更为客观和准确的信息。同时,投资机构也应积极推动企业加强ESG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并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引导,提高投资者对ESG投资原则和“漂绿”风险的认识。比如通过举办培训、研讨会等活动,向投资者普及ESG投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识别“漂绿”风险。
评级方面,贾菁薇表示,惠誉常青在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的分析中,重点关注公司披露的真实性有效性,公司的业务活动对环境社会具体如何影响,并且与国际主流标准进行对比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投资人提供更有效的分析工具和见解来分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吴艳静则告诉记者,在商道融绿的评级体系中,信息来源不仅仅来自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也会搜集其他来源的公开信息,如来自政府监管、媒体报道、智库、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等可靠来源的信息。这些信息会被整合入对上市公司的ESG风险评估,企业如果进行了不真实的信息披露,或是出现了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都会构成对评级结果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有评级调降的可能。另外,商道融绿的评级指标中,也包含ESG信息是否经过审验或核准的指标,经审验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将在相关指标中获得更高的评分。
上市公司ESG披露框架工具
【治理维度】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内部制度
【战略维度】应对的战略、策略和方法
【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维度】识别、评估、监测和管理的措施和流程
【指标与目标维度】计算、管理、监督、评价的指标和目标
资料来源:国浩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