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许礼清北京报道
“随着ChatGPT出现,很明显的趋势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开始了通用化。从我们的视角看,AI Agent(人工智能体)就是一种新质生产力。”
6月12日—13日,在《商学院》创办20周年之际,《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和中经传媒智库主办了2024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系列论坛之“中国商业20年跃迁与创变引领新商业文明”论坛。在论坛上,澜码科技创始人兼CEO周健如此说道。
周健从多个维度解读了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环境和趋势,以及在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如何赋能企业转型。
近两年,大模型风起云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以大模型开辟新赛道已经成为新的机遇。对于这样的机遇,周健表示,大模型改变的其实是人机交互的范式。大模型的能力越来越多,可能AI Agent就从人机协同到人机融合,再到人机共生。现在可能刚刚是在突破和迅速爬坡的阶段。
探寻AI新质生产力
回溯过去,人工智能也并非凭空出现。周健表示,这是从2015年开始的大数据、云计算、AlphaGo时候的AI1.0带来的大变化。随着ChatGPT出现,很明显的趋势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开始了通用化。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看到传统的软件范式更多是信息记录或者所谓的数据系统,从大模型开始是一种知识系统,我们可以让软件像人一样。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也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什么是AIAgent?对于这个问题,在周健看来,今天的AIAgent是一种新质生产力。“大模型更多是一种基础的能力,为了能够像专家一样完成任务,我们还是需要AI Agent有一个领域模型,今天能够看到大模型很多成本问题,我们完全可以用工程的办法降低它的成本,提高它的准确率。总结而言,今天的AI Agent是一种新质生产力,它是由专家知识、模型、数据以及算力四种生产要素组成。”周健说。
伴随ChatGPT的走红,大模型技术被各行各业视作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周健表示,数字化的变革已经从IT化、大数据化,发展到大模型化,能够期待的是企业的大脑也由AI扮演。今天已经有这样的企业了,像滴滴、美团等这样的产业,大脑会负责将一些任务分配给司机、快递,只是说过去构建这样的产业,大脑的成本极其昂贵。但是当成本不断下降之后,我们完全有可能用一个低成本、有ROI的方式实现这样的企业AI智慧中枢,到时候可能整个企业的业务模式、组织结构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当前可能我们企业大量的都是人,人跟人工智能体的比例可能是100∶1、1000∶1,未来很有可能会反过来,其比例是1∶10、1∶100,甚至1∶100万,这是所谓的超级个体,可能未来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周健说。
就目前来看,大模型距离应用落地还有一段距离。而专家知识是大模型落地的前提条件。“专家知识会决定AI Agent的天花板。”周健表示,越是高级的专家知识越是个性化的,越是不可能普适的,不可能什么场景都能做得到的。实际上就是同样的数据、模型跟算力,专家知识会决定这个业务价值的天花板。
所以,发力AI Agent需要专家知识的赋能。AIAgent在帮助各个企业一线业务人员提升工作效能的同时,也能基于业务流程获取专家知识的数据沉淀。最后,让AI能够具备社会智力(指个体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进一步对企业有更深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大行动模型(LargeActionModel)。
赋能企业转型
企业如何去做生成式AI的转型? 对于这个问题,周健表示,现在的一些大企业也在不断对这方面进行投入,比如先拿出1%的预算购买一些算力,去做转型准备。我们让全员培训,让他们能够用上GitHub Copilot(一款AI编程工具),所有的工程师能够用大模型生成代码,所有的文员能够用WPS AI生成各种各样的文档模板,这样就可以有大量的工作效率、生产效率的提升。
接下来就需要进行私有化部署,通过人工智能把企业内部知识整理好。“我们先把企业内部的文档让AI检索起来,能够作为一个企业的知识中心,让我们的员工能够迅速地检索到想要的如SOP、产品手册、报价信息、历史会议纪要等。”周健说。
第三个阶段就是确定大模型最适配的客户场景。周健表示,实际上,能够通过AI Agent把专家时间加到我们原有的流程当中,使得原来不能做的事情变得能做。以在保险公司的运用为例,比如保险公司让消费者直接在网络上传体检报告,它能够让其保险经纪打电话去推荐保险产品。但保险经纪可能对于健康的常识不够,我们就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将专家整理出来的知识,个性化地针对体检报告去推荐保险产品,并且生成营销术语,大大提高售卖保险产品的转化率。
为何过去的传统企业做不到?在周健看来,很多的信息其实传递的速度不够快。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中层的管理干部。但是,当前有AI Agent能够去理解、传递和总结这些信息,就可能使得最终的整个组织结构、做业务的方式发生改变。
对于未来,周健认为,大模型的能力越来越多,可能AI Agent就从人机协同到人机融合,再到人机共生,这其实也是一个个阶段,任何一个技术可能都会有天花板效应,现在可能还处在突破、迅速爬坡的阶段。以我现有的知识来看,我们期待在这一轮的技术突破到达顶峰的时候,能够有一些人机共生。当然,不见得所有的流程都能变成产业大脑,但是应该能看得到这个可能性。
“所以,最终我们认为,AI实际上会分成三个阶段,当前的阶段就是不断地以大模型能力为底座,在一个个岗位当中,去挑一些可能引入AI的岗位,让它增强自动化,增强每个岗位的能力;下一个阶段,随着AI有更多的情绪,具备跟人互动的能力,我们期待AI能够成为流程的一个负责人,整个组织变成一个人机协作的组织;3—5年之后,澜码科技有一个愿景是人人都能设计自己的智能体。”周健表示。
不过周健强调,AGI(人工通用智能)是美好的,但是最终需要去控制它的质量。随着AGI的出现,企业内部的流程可能会迅速地变革,当这件事情开始发生的时候,怎么样控制质量,怎么样保持人工智能跟人的合作不会给企业的业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个是需要去讨论和解决的。就是在生产力爆发的时候需要给它加上一个刹车,保证它最终不会影响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