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黄永旭潍坊报道
人才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重要性愈加凸显。随着潍坊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进一步凸显,高素质、专业的海洋人才需求更是尤为迫切。
“在海洋人才培养上,政府要搭好平台,助力产教融合进入更深层次,推动校企双方实现从企业人才需求到高校课程设置的精准对接。”10月19日,在由中国经营报社和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的“‘向海图强向海而兴’潍坊渤海湾高质量发展对接洽谈会”上,潍坊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霞如是说。
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王霞表示,在海洋人才培养方面,潍坊市教育局围绕服务海洋化工、海洋装备、临港物流、海洋渔业等产业领域,重点打造了邮轮运营服务专业群、化工技术专业群等10个市级高水平专业群。设置6个海洋装备领域专业,年培养人才1000余名;设置6个海洋化工领域专业,年培养人才1700余名;设置5个临港物流领域专业,年培养人才500余名;设置3个海洋渔业领域专业,年培养人才300余名。同时,支持学校面向社会开展涉海培训项目,每年培训3万余人次,有效缓解了航运企业的用人需求。
此外,围绕塑造“向海图强向海而兴”新优势,潍坊市教育局通过搭建产教对话平台,进一步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加速海洋人才培养。
据了解,近年来,潍坊市通过校企协同培养了海洋专业人才2500余人,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以山东海化集团为例,目前该公司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来自职业院校。
会上,王霞表示,潍坊市教育局在推动校企合作方面,采取了3大措施。
第一,搭建对话平台。教育局争取市政府成立驻潍高校与企业对话工作专班,围绕海洋产业链定期开展产教对话活动。围绕服务湾区建设,组建成立了滨海开发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围绕服务海洋化工、海洋装备等产业发展,组建了潍坊市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5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校企搭建沟通交流、深化合作的平台。
第二,推进协同育人。教育局支持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在内的合作项目,围绕海洋产业发展,指导院校与企业共建中船国际邮轮产业学院在内的5个产业学院,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课程40门,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
第三,助力产业升级。围绕海洋化工产业升级,推动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在内的院校与山东海化集团在内的企业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心3个,面向产品升级、工艺改进、技术创新等方向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促进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
王霞指出:“潍坊海洋经济发展还是不错的,为了更好地为海洋经济提供人才支撑,当前,除了潍坊当地海洋专业人才培养之外,也要加强潍坊海洋经济的宣传工作,吸引行业高层次人才入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