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不出海,就出局。”随着出海成为中国企业求存与求变的新共识,这一市场的基础设施提供者也迎来了新一轮“春天”。
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活跃度日益增加的今天,淘金者和基础设施提供者其实面临着同样的增长焦虑:作为支付机构,如何把握这波中国企业出海和跨境电商的红利,让更多商户选择自己的支付网络? 面对广阔而未知的国际市场,中国跨境商户如何寻找到一条“快船”,可以触达更广泛全球客户,并解决一系列资金流动和管理问题?
事实上,作为全球性的支付巨头,早在2004年,PayPal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服务用户,随着中国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开放,持牌展业后的PayPal中国,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邱寒在交流中就几次表示,近年来公司的业务数据和战略布局都说明,PayPal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的态度乐观而充满信心。
与近年来忙于在各国砸重金建造支付网络的跨境支付同行相比,PayPal已经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了成熟的支付网络和资源,其品牌效应在追求资金安全的跨境商户群体有较大影响力。
但在此基础上想拿下更多中国商户,还需要做好创新服务精准赋能企业用户。此次推出的“PayPal全球支付平台”更多瞄准了体验和产品上的升级。
事实上,中国中小企业在近年来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其出海征程已经从以往的贴标贴牌、制造能力出口走向品牌出海的升级之路。邱寒在交流中也提到:一些高客单价、高附加值的产品脱颖而出,一些产业甚至已经逐步完成了升级换代。在此过程中,这些企业对于支付平台的需求更加细致和多元,资金风险以外,汇率风险、欺诈风险、合规要求、知识产权保护、税务问题以及获客、运营等均成为其发展中的关键痛点。
作为企业资金流的承载环节,了解各国市场特点并能聚合多方服务主体,为商户提供一系列商业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在海外站稳脚跟,是支付方的重要价值所在。记者注意到,在上述方向上,PayPal全球支付平台上的服务已经在逐步涉及。
长期以来,PayPal已经成为中国商户出海支付方式的一个“标配”,而升级后的PayPal全球支付平台是否能成为中国企业此轮出海逐浪的“快船”,也值得市场持续观察。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李晖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