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燕南北京报道
“只有以长期主义为底色的互利共赢思维,才能做到有质量、有底线的市场发展,才能真正地被当地所接受,实现中国汽车的品牌溢价。”长城国际总裁史青科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我国汽车出口431.2万辆,同比增长27.3%;其中乘用车出口363.3万辆,同比增长28%。出口已然成为中国汽车增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都觉得出海一片光明,但实际上也有很多‘坑’。长城汽车作为最早代表中国车企出海的企业之一,我们始终保持各种模式的探索。目前我们认为,生态出海、互利共赢的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史青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强调了出海的挑战重重,但同时他依然满怀着将中国品牌发扬光大的热忱,分享了长城汽车生态出海的案例,希望中国汽车同仁以产业链的眼光超前布局,形成各有特色、相互成就的局面,共同做好中国汽车这张新名片。
“品牌是根基而非单纯追求销量提升”
中国汽车的全球化已不再是“量”的竞争,而是“质”的竞争。
“目前,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认可并购买我们中国的汽车。而当前中国汽车出海主要目标市场这样一些特点。”史青科表示。
他表示,在某些特定区域中国汽车在这些市场占比超过70%,而这些原点型市场突破更有利于中国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据了解,原点型市场是指新品类可以立足与发展的地方,具备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产生辐射效应。原点型市场的选择对于新品牌的成功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为品牌的后续发展提供数据、打法和样板。
同时,在史青科看来,“一带一路”国家由于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关系相对稳定友好,政策支持相对稳定,双边合作基础是更加坚实的。“这些市场不仅为我们提供稳定的用户需求,也有利于资源效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进行高效提升,辐射到邻国市场。”
不过中国汽车在数量上有所突破的背后,出口结构和方式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正在形成,不仅是产品,还有技术创新、用户运营和品牌文化都在变化。其中品牌对我们来说是根基,而不是销量的提升。”
“要站在全球用户视角看待竞争”
史青科表示:“我们不能放松,我们永远要站在全球视角看中国市场。中国汽车品牌取得全球用户的认可还需要继续努力。”
他提到:“我们不能关起门来竞争,一定得在全球用户的视角下看待竞争。”
随着出海脚步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在进军海外市场的过程中,部分车企存在着“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的情况,这些都会影响未来在海外扩张和发展的进程。
“近几年来,中国汽车快速发展,尤其在电池产业链和相关技术方面,中国也处在全球领先地位。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面对日韩品牌,直面竞争。”史青科表示。
“比如在精细化程度上,实际上和日本汽车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我们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挑战。”史青科表示。
同时,他也提到,中国汽车出海面临的溢价能力不足,产品质量不够完善,全球化营销水平不高,这其中也包括全球化生产能力、布局能力欠缺。这是我们在高速发展之下,必须要高度重视的。
“工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可能只在单一国家发展,而是会利用全球市场技术积累进行资源、技术、人才全球化配置,而汽车这种行业更是生而全球,优秀车企一定以长期战略思维去经营品牌,去练就坚实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真正有实力的车企一定早就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史青科表示。
据了解,长城汽车作为中国汽车重要的一员,在过去34年的造车历程中,亲历了整个中国汽车行业从2.0到4.0的出海历程。
依托森林生态体系,长城旗下五大品牌均已实现出海。2023年,长城累计出口31.6万辆,海外营收531.14亿元,海外业务毛利率达到了26.01%。到了2024年上半年,长城海外销量达19.98万辆,同比大涨62.09%,实现连续8年正增长。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9月,长城海外销量为4.41万辆,前9个月累计销售突破32.42万辆,已经超过了去年海外销量总和。
“我们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开拓者之一,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摸索出可持续发展路程,就是生态出海。其背后的本质就是互利思维和长期主义。我们的生态出海不仅仅是输出产品,更是合作共赢。”史青科表示。
据了解,2020年,长城收购了通用汽车的泰国工厂,投入46.73亿元改造,翻新后的工厂目前可量产哈弗H6HEV与PHEV、哈弗JOLIONHEV、欧拉好猫等车型。今年2月,长城内部孵化的动力电池公司“蜂巢能源”在泰国建设的工厂正式投产,产品开始批量交付。
“这样就不是单纯的技术上的输出,而是与当地各方分享利益、互利共赢的思维。”史青科表示,“我们遵循着和当地用户一起,为当地用户服务的理念。只有这种长期主义底色的互利共赢思维,我们认为才能做到有质量、有底线的市场发展,才能真正地被当地所接受,实现我们的品牌溢价。”
“同样,我们的全球产品战略也是基于互利思维。产品战略是为了支持品牌战略的落地。”史青科强调。
“而为了适应多变的海外需求,我们的生态布局是全面均衡的。”史青科进一步表示,“多品类、多动力、多档次的产业链优势使得我们可以满足全球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应对变化残酷的竞争环境,而不是单一地通过电动化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抱着敬畏尊重之心学习老牌车企”
在史青科看来,虽然中国品牌在产品竞争力上已经占有一定的优势,包括电气化以及智能化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品牌建设、服务生态等依然需要学习老牌的车企,尤其是学习他们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这种思维模式。
“我们一定抱着学习和敬畏尊重的心态。”他强调,“在全球市场,我们的竞争对手实际上是丰田、大众、BBA这些全球品牌,因为这些品牌早已渗透到用户的心中。”
史青科表示:“在开拓市场过程当中,我也亲自调研过这些地区的用户。其中,中东、拉美的用户说可靠性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
”所以这种渗透人心的品牌心智才是我们真正面对的挑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打价格战拿到短期的销量成绩,而是从用户需求和服务体验入手,构建一个长期稳定的生态体系,一个单一的维度是不足以构建足够的护城河。我们在品牌力、产品力、服务力、渠道力、用户力所组成整个品牌生态才是根。”他表示。
最后,史青科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已完成第一阶段技术积累,第二阶段智能网联必定使我们中国汽车大放异彩,我希望‘数智化’的汽车能够走向全世界,更希望中国汽车能走得稳,更能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