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0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色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文/王文汇

    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是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均把“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摆在突出位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就如何促进农民增收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

    因地制宜,特色农业托起农民家底。以“中国大樱桃第一镇”山东烟台张格庄镇下属某行政村为例,依托当地有利气候及土壤条件,该村自20世纪80年代初便开始种植大樱桃。截至2024年,全村共种植大樱桃400亩,“家家都有樱桃树”,涵盖红灯、美早、水晶、先锋、砂蜜豆、佳红等品类。在果品经济效益与市场需求驱动下,大樱桃近年来“乘势而上”,取代传统优势果种“烟台苹果”,成为该村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劳动时间饱和的前提下,近两年,村中80岁以下非高龄农户设施栽植和露天栽植大樱桃亩均毛收入分别可达6万元和2万元,亩均纯收入则分别约为5万元和1.65万元,而2023年烟台市苹果亩均纯收入仅为0.84万元。按照4亩土地承包量计算,设施栽植农户年均纯收入约为20万元;在年均纯收入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约4年可覆盖前期投入的购置树苗和建设大棚相关设施材料成本。

    为支持特色产业发展,近年来,市、区、镇级人民政府推出多项农业产业发展激励政策,包括补助设施栽培和防霜遮雨棚建设、免费发放优新木苗、开展“大樱桃+食用菌”双产驱动试点等。同时,村“两委”通过修路、增建扬水站、补贴农业生产用水费用等措施竭力便利农民生产。得益于土径“变身”水泥路、专家授课走进村、电商助力线上售、物流保鲜再升级,当地大樱桃“走出”乡村,销往北京、上海、深圳、济南等全国各地。为继续深耕产业优势,做好“特”字文章,当地政府将进一步聚焦科技支撑、加大数据赋能、强化品牌质量、整合产业链条,为农民持续增收“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金融
   第06版:财富
   第07版:资管
   第08版:资管
   第09版:银行
   第10版:银行
   第11版:新金融
   第12版:保险
   第13版:区域·地产
   第14版:区域经济·地产
   第15版:地产
   第16版:地产·家电
   第17版:智造
   第18版:医药·健康
   第19版:能源·化工
   第20版:游戏
   第21版:TMT
   第22版:TMT
   第23版:TMT
   第24版:TMT
   第25版:车视界
   第26版:车视界
   第27版:车视界
   第28版:车视界
   第29版:车视界
   第30版:消费
   第31版:消费
   第32版:40年40人
微工厂助力乡村振兴
县域“直播电商”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水”
特色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推广“千万工程”经验
乡村振兴·社科青年春节返乡调研
2592A04C_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