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易妍君广州报道
震荡市环境下,公募量化基金的“抗跌”属性逐渐凸显。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共有18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公募量化基金逆势取得了正收益;其中,表现较好的增强指数型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6%。同时,对冲量化基金整体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而中长期视角上,部分公募量化基金的业绩可与主动权益类产品相媲美。
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公募量化基金仍然属于“小众”产品,单只公募量化基金的规模普遍较小。有受访人士向记者指出,公募量化长期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完善的量化基金评价体系,科学地评价量化公募基金,而不是用短期地标尺去衡量量化基金的表现。因为越是短期的比拼业绩,越容易让基金去逐利,进行风格上的偏离。
招商、大成量化基金近三年收益率超70%
当前,中长期业绩表现较为稳健,且表现出较强“抗跌”能力的基金为指数增强产品。
在公募市场上,量化基金被分类为主动型、指数型(包含指数增强和被动指数)以及对冲基金。与之对应,公募量化基金的投资策略不尽相同,因此风险收益特征也存在差异。
其中,中长期业绩表现较为稳健,且在今年内表现出较强“抗跌”能力的基金为指数增强产品。根据Wind数据,截至5月25日,西部利得国企红利指数增强A最近三年的收益率达到72.87%,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为10.83%;该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6.13%,不仅超越了同期沪深300指数的表现(-19.37%),也超越了基金的业绩基准(3.78%)。
“国企红利指数增强基金是典型的价值类基金,在热门赛道股退潮的时候,业绩优势就得以表现。”西部利得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盛丰衍向记者具体分析,从收益分解的角度看,指数增强产品的收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跟踪指数的Beta收益,这一块和市场风格有比较大的关系,比如在今年一季度的市场环境当中,高股息、低估值风格类的股票比较占优,那么跟踪这一类指数的产品收益也会相对靠前;第二部分是相对指数的超额收益,即超过业绩基准的部分,这一块主要取决于基金经理所采用的策略,用心打磨后的策略叠加上足够的时间,超额收益就会体现出来。
同时,主动量化基金(也属于主动权益基金)中,也不乏中长期业绩表现不错的产品。虽然今年年内获取正收益的主动量化基金较少,但也有部分基金表现出较强的控制风险的能力。根据Wind数据,截至5月25日,表现最好的主动量化基金为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其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41.15%;另外,长盛量化红利策略、浦银安盛量化多策略、招商量化精选A、大成动态量化等27只主动量化基金将年内跌幅控制在10%以内。其中,招商量化精选A、大成动态量化等多只基金最近三年的收益率超过70%,均大幅超越同期的业绩基准。
大成动态量化混合基金经理夏高告诉记者,管理主动量化基金,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市场择时、行业配置、风格轮动、个股选择等能力。更重要的是,基金经理(基金公司)需要明确基金产品的定位,如追求高风险高收益或是中等风险中等收益,或是低风险绝对收益。不同的定位决定了产品的投资策略和所需要的能力。“我的产品定位为长期稳定战胜基准指数的权益基金,所以不进行大比例仓位择时,控制适当的行业和风格偏离,主要通过量化模型选股来争取获得超额收益。”
不过,指数增强产品、主动量化产品内部的业绩分化均比较突出。例如截至5月25日,今年以来下跌幅度超过20%的指数增强基金共有55只,在有可比业绩的指数增强基金中的占比约为四成。
相比之下,对冲基金整体抗风险能力更强,年内表现最弱的对冲基金,跌幅为4.14%。还有个别对冲基金也在年内实现了一定的超额收益。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华泰柏瑞量化对冲、华泰柏瑞量化收益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均超越了基金的业绩基准。但其他同样在年内实现正收益的对冲基金多数未能超越业绩基准。
严控跟踪误差+一定超额收益
主动量化基金在风格偏离和风险控制上更加严格,表现为选股更加分散,行业配置更加均衡,风格约束更加严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五个月,A股的波动颇为剧烈。截至5月25日,上证指数较年初的高点下跌了14.62%,深证成指今年以来的跌幅达到25%;沪深300指数则下跌了19.37%。由此,多数主动权益类基金今年年内的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年内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0.90%。
在此背景下,公募量化基金的优势得以显现。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到,部分量化基金在弱市中更抗跌。
夏高指出,过去几年,主观权益基金(即主动权益)取得了亮丽的业绩,其中一个原因是重仓持有一部分行业和股票,风格鲜明突出,即常说的“赛道股”“抱团股”等。而今年以来,一些在过去涨幅巨大的“赛道股”“抱团股”出现回调,从而拖累一部分主观权益基金业绩表现,这些基金回撤较大,超过市场主要宽基指数的回撤。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盈亏同源”,上涨时重仓领涨的股票业绩表现好;下跌时如果继续重仓同样风格的股票,自然也就跌幅大。
“相对于主观权益基金而言,主动量化基金在风格偏离和风险控制上更加严格,表现为选股更加分散,行业配置更加均衡,风格约束更加严谨;同时,量化基金常用的选股因子的超额收益回升。这些因素使得主动量化基金能够严格控制其相对于市场的跟踪误差,还有一定超额收益,也就是比主要宽基指数跌得少,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抗跌性。”夏高进一步谈到,同样,风格均衡的不足是在“抱团”上涨的行情中,不像重仓持股的产品那样快速上涨。集中和均衡各有优势和不足,投资者应当根据自己的判断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
盛丰衍也谈及,公募量化基金相对抗跌的原因主要是行业分散和个股分散。以指数增强类产品为例,目前市场上比较多的是对标沪深300指数或者中证500指数的产品,这类产品在股票行业的权重分配上会参考对应的基准指数权重,而不会只集中在几个热门赛道。
“去年11月到今年4月底,美债利率快速上升,给前期涨幅居前的赛道股带来了估值压力。由于公募量化基金对赛道股的配置低于传统权益基金,所以相对抗跌。此外,主动量化类产品往往持仓股票数量较多,能够较好地分散个股的非系统性风险。”他指出。
公募主动量化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公募量化基金向smartbeta(聪明的贝塔策略)方向发展更合适,定位于向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的投资工具。
就公募量化基金的管理规模来看,其在公募基金总规模中的占比仍然较小。同时,与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量化私募相比,公募量化基金的规模增长较为缓慢。
对此,盛丰衍分析,一个原因是公募量化和私募量化在产品策略的侧重点上存在一定差异,近年来,基于短周期量价的交易策略提供了可观的超额收益,这是私募量化的强项,所以更受到市场资金的青睐。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来自于员工激励层面,顶级私募的条件会优越不少。
在夏高看来,公募主动量化基金同时面临与公募主观权益基金、私募量化基金的竞争。公募主观权益基金在行业研究和个股研究上有深度优势,并具备持股集中优势、先发优势。而私募量化基金的几大优势在于:第一,投资标的的优势,可以同时参与股票、债券、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商品期货等各种标的的交易;第二,交易方式的优势,可以高频交易、日内反向交易等;第三,持仓比例的优势,例如个股持仓比例远高于公募基金的10%约束,股指期货等衍生品持仓比例可以达到100%甚至加杠杆等。基于以上因素,他认为,公募主动量化基金在规模发展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另外,格上旗下金樟投资投研总监付饶则指出,总体而言,公募量化基金业绩还是弱于私募量化基金,公募量化基金投研团队的建设一般不如私募,且在交易过程中限制通常较多,因此从业绩表现来看会弱于私募基金。
不过,公募量化基金仍然是一类不错的投资品种。在夏高看来,公募量化基金是普通老百姓获取长期稳健回报的一个好选择。私募量化基金的参与门槛相对较高,而公募量化基金的参与门槛比较低,普通老百姓都有机会参与。
付饶则认为,目前公募量化基金向smart beta(聪明的贝塔策略)方向发展更合适,定位于向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的投资工具。“建立完善的量化基金评价体系,科学地评价公募量化基金,而不是用短期地标尺去衡量量化基金的表现,是公募量化长期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越是短期的比拼业绩,越容易让基金去逐利,进行风格上的偏离,脱离为投资者提供相应基准下的超额回报的本质。”
夏高表示,公募量化基金的发展需要投资者长期支持;也需要监管部门对市场严格监管,推动市场规范化;同时,基金管理人应当不忘初心,坚持投资理念,严控组合风险,始终如一争取长期稳健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