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谭志娟北京报道
9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7.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4.2%;进口同比增长5.2%;贸易顺差3.66万亿元,扩大58.2%。
具体到8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71万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1.8%;进口同比增长4.6%;贸易顺差5359.1亿元,扩大40.4%。
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杨芳9月7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8月出口增速放缓主要受外需扩张放缓的影响。8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9%,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并创出2020年7月以来的新低,这说明全球需求持续收缩。”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认为,8月出口增速下滑可能与四个因素相关:
一是去年同期出口增速基数上行。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7月出口额同比增速为19.2%,8月升至25.4%。在王青看来,去年8月出口增速基数上扬,必然会对今年8月出口同比增速形成一定抑制作用。
二是前期集中出运效应在8月基本消退。高频数据显示,8月八大主要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速走弱至-0.1%,而7月为同比增长14.7%,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也从7月的同比增长7%降至同比下降1%。
三是在全球经济减速背景下,海外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或有所降温。
这从数据可见:8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为50.3%,较上月低0.8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下行,且正在逼近荣枯平衡线。
四是与前期相比,8月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高通胀对我国出口额的拉动效应有所减弱,这一现象在7月已有所体现。
在通胀方面,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欧元区通胀同比创下8.9%的新纪录;8月欧元区CPI更是录得9.1%,高于市场预期的9%,再创历史新高;同时,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美国7月CPI同比升8.5%,较上月9.1%的增幅有所回落,但是依旧保持高位。
虽然8月出口增速出现下滑,但业界专家认为这仍具有较强韧性。
王青解释说,一方面,近期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波动对制造业产能及物流交通影响有限,而在诸多因素影响下,海外对“中国制造”仍有较强依赖;另一方面,4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出现一定贬值,这对8月出口会有一定推动作用。此外,近期国内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也会对出口形成一定支撑效应。
记者还注意到,虽然8月出口走弱,但数据中不乏存有亮点。
首先,民营企业进出口出现快速增长、比重提升。相关数据显示,前8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3.68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占外贸总值的50.1%,比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
杨芳对记者指出:“这说明前期采取的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效果,有效激发了外贸市场主体活力。”
其次,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保持较快增长。相关数据显示,前8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8.75万亿元,同比增长9.8%,占出口总值的56.5%。
“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强劲,反映中国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不断向价值链上游攀升。”杨芳对记者说。
展望未来,杨芳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商务部、海关总署出台了多项稳外贸政策,预计在政策利好以及海外需求逐步恢复的背景下,出口仍将保持一定韧性。”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持类似看法:“出口继续有望保持韧性。因为海外需求放缓前景及去年高基数,外贸出口同比存在放缓压力,但仍有望保持韧性,主要是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物流、产业链供应链基本畅通,国内外贸企业纾困助企有助于缓解外贸经营压力,外贸企业提质增效积极应对,以及海外高通胀和供应链复杂的环境下,我国外贸仍具优势。”
在进口方面,8月份,进口同比增长4.6%,较7月份的7.4%有所回落。
杨芳对记者表示:“8月进口增速较7月出现回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二是受国内内需低迷影响,三是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国内外倒挂,对进口产生影响。”
王青也认为,8月进口增速低位下滑,一方面与上年同期基数抬高有关,而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行,也会对进口额增速有一定下拉作用。此外,在地产投资下滑的背景下,当前国内对上游原材料需求整体较弱,这是近期进口增速持续偏低的一个基本面因素。
展望未来,杨芳认为:“未来,考虑经济修复力度将较为温和,加之高基数下,进口将保持低幅增长。”
周茂华也表示:“进口在逐步改善,但预计增速维持低位。这主要是因为国内进一步出台扩内需接续政策组合拳,国内消费、投资需求稳步恢复有助于带动进口需求改善;但能源及部分原材料商品价格继续维持高位运行,受去年高基数影响,外贸进口仍处于低位。”
周茂华还指出,整体来看,未来几个月我国外贸继续呈现出口强、进口弱、贸易顺差高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