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年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2024向“新”向“质”向未来

第03版
2024向“新”向“质”向未来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01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乡发展同频共振 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度

    图为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浒湾镇汤家村一带,稻田、公路、民居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乡村画卷。                                   视觉中国/图

    文/黄永旭

    “十四五”以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202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能源安全、居民消费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发生着巨变。

    然而,无论如何变化,从根本上都离不开产业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如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成为2024年的重要任务。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还要求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伟大的事业从来不是如履平地、一蹴而就的。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城镇化,就需要不断破解各种错综复杂的局面,从而绘就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新型城镇化宏图巨制。

    稳步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新型城镇化指明了发展方向。

    2023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12月26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事实上,“十四五”规划《纲要》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五方面提出了20项主要指标。其中,对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出了“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的发展目标。

    另外,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也对新型城镇化提出要求,明确到2025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明显缩小。

    根据郑栅洁所作评估报告,总体来看,“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情况基本达到预期进度要求。20项主要指标中,有4项指标提前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便是其中之一。

    评估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基本取消落户限制,新增2910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非户籍常住人口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城镇化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城市群主体形态更加巩固,都市圈建设步伐加快,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向乡村延伸覆盖,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45。

    《中国经营报》记者看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形势作出判断:“十四五”时期,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动力并存。我国城镇化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户籍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政策尚未全面落实,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尚未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大中小城市发展协调性不足,超大城市规模扩张过快,部分中小城市及小城镇面临经济和人口规模减少,城市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城市治理能力亟待增强,城乡融合发展任重道远。

    受访专家认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仍存在资源环境压力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

    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柱,应以人为本,注重绿色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同时,要关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市民化等多方面问题,确保城镇化进程健康、可持续发展。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融合发展是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在我国发展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中,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依然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依然明显。

    其实,城乡二元结构并非近年出现的新现象。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曾为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作出定义。会议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受访专家解释称,城乡二元结构是在我国特殊时期经济建设的特殊产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发展经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开始形成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就是扩大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差距,阻碍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进程。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85%。

    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城镇化建设形成了巨大的阻碍。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改善,但差距仍然偏大,而且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城乡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尚不均等。此外,城乡二元结构也导致了资源要素流动性不足,同时制约了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因此,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势在必行。

    王鹏认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包括政策制度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加强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表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其次,需要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城市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村流动,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而且,还需要推进城乡统一市场建设,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县城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天然载体,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承载大城市辐射、带动小城镇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

    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发展的衔接配合。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1亿人。其中,1472个县的县城常住人口为1.6亿人左右,394个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为0.9亿人左右,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县及县级市数量占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的约65%。

    “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表示,需要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城承载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同时加强农村人口向县城转移的引导和支持,从而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形成城乡融合发展局面。

    袁帅表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为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因此,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好县城的纽带作用,把握好城乡发展的协调性,促进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新型城镇化可以带动农村人口转移和城市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村流动,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而乡村振兴则可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通过这种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共同繁荣。”袁帅表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2024向“新”向“质”向未来
   第03版:2024向“新”向“质”向未来
   第04版:2024向“新”向“质”向未来
   第05版:新年特刊
   第06版:金融为民
   第07版:金融为民
   第08版:金融为民
   第09版:金融为民
   第10版:金融为民
   第11版:金融为民
   第12版:金融为民
   第13版:新年特刊
   第14版:产业蝶变
   第15版:产业蝶变
   第16版:产业蝶变
   第17版:产业蝶变
   第18版:产业蝶变
   第19版:产业蝶变
   第20版:产业蝶变
   第21版:新年特刊
   第22版:科技强国
   第23版:科技强国
   第24版:科技强国
   第25版:科技强国
   第26版:科技强国
   第27版:科技强国
   第28版:科技强国
   第29版:新年特刊
   第30版:消费革命
   第31版:消费革命
   第32版:消费革命
城乡发展同频共振 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度
2536B09C_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