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丽朝北京报道
7月12日,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国家公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2035年,国家公路网规划总规模约46.1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约16.2万公里(含远景展望线约0.8万公里),普通国道约29.9万公里。到2035年,国家高速公路全面连接地级行政中心、城区人口10万以上市县和重要陆路边境口岸。
同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对《规划》进行解读。在谈到《规划》实施对稳住经济大盘有何作用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副司长周小棋表示,“十三五”以来,我国公路建设投资占GDP比重约为2.4%,其中国家公路建设投资占公路建设投资的比例基本稳定在36%左右,在稳投资、稳增长方面作用十分显著。
“从国家公路未来建设需求看,根据匡算,国家高速公路中仍有约2.8万公里待建路段,另有约3万公里繁忙路段需扩容改造,普通国道中有约11万公里需建设和改造,未来建设任务仍然繁重,国家公路建设对于拉动有效投资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周小棋强调。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出台四个国家级的干线公路规划,规划目标和要求逐渐提升。
周小棋表示,与上一份规划,即2013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相比,此次发布的《规划》总规模增加了约6万公里,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的支撑,国家高速公路网整体覆盖范围从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及以上城市,进一步延伸到了城区人口10万以上市县,普通国道进一步补强了地市间通道和对重要景区的连接。
《规划》提出,现有国家公路网规划建设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区域网络布局仍需完善。区域间通道分布不尽合理,城市群及都市圈网络化水平不高,沿边抵边路网较为薄弱,路网韧性和安全应急保障能力还需提高。二是局部通行能力不足。一些省际间公路有待贯通,部分公路通道能力有待提升,特别是城市群内城际之间和主要城市过境路段交通量饱和,技术等级结构需要优化。三是发展质量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家公路网与其他运输方式的一体衔接需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提升空间,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艰巨,智慧发展任重道远。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王松波表示,近年来,由于相邻两省(区、市)需求差异、财力差距、协调机制缺失,以及省界跨江河工程实施难度大等因素,国家公路的省际瓶颈问题有所显现。
王松波介绍,下一步的重点任务,一是在摸清瓶颈路段具体段落基础上,确定分阶段建设改造安排,具备条件的应调整纳入各地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在相关五年发展规划(含中期调整)和年度投资计划中予以优先考虑和安排。二是坚持全国公路建设“一盘棋”、路网运行“一张图”,相邻省(区、市)在相关规划、计划制定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沟通对接,共同研究国家公路省际路段线位走向、省际接口方案,以及建设时机、建设标准、建设理念等,力求规划同图同步实施。三是以保障省际路段服务能力为导向,加大省际路段的管养和组织协调力度,并在路网运行监测、应急救援等方面进一步强化联合和协调。四是强化落实主体责任,明确责任分工,定期组织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形成动态化跟踪和常态化推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