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治斌石英婧
“几家欢喜几家愁”或是当下造车新势力行业的真实写照。经过多轮淘汰赛,有些新造车企业仍活跃在舞台上,有些新造车企业则黯然离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作为近几年最为火热的赛道之一,新能源汽车行业上演着魔幻与现实。尤其在2023年,造车新势力行业整体的竞争格局更是发生巨变。
回望2023年,“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作为昔日造车新势力三大头部玩家,面临行业巨变,“三足鼎立”格局重塑。拜腾、天际、奇点等造车新势力则淡出舞台。
即便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华小魅”(华为、小米、魅族)等企业仍在加速竞逐智能电动汽车赛道,但如何在劲敌环伺下“走出来”并“走上去”,成为各家企业的新课题。
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告诉记者,从2023年的情况来看,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呈两极分化趋势,2024年这个趋势将会更明显,个别车企面临被淘汰的危机。“华为、小米、魅族等手机厂商的加入,会使得汽车行业‘卷’得更厉害。与‘蔚小理’等不同的是,手机厂商自带流量,在软件层面更具优势,但能不能将优势转化为胜势,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蔚小理”格局生变
2020年6月6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个人微博上晒出与蔚来董事长兼CEO李斌、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的合照。何小鹏还在上述微博中自嘲,称三人在忆苦思变。
彼时的“蔚小理”仍保持着齐头并进的节奏,蔚来仍是三家中的“带头大哥”。3年多之后,理想汽车因押对增程式汽车迅速崛起,在销量上更是与蔚来和小鹏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蔚来交付新车142026辆。截至2023年11月末,小鹏汽车2023年的累计交付量为121486辆。而理想汽车则在2023年前11个月交付325677辆。
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理想汽车营收346.8亿元,净利润为28.1亿元;蔚来汽车营收190.7亿元,小鹏汽车营收85.3亿元,且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净利润尚未摆脱亏损。
在NIO Day2023的媒体采访中,李斌也坦言,蔚来今年的发展没有实现公司既定的目标,与外界的期许存在一定差距。“这里面既有外部大环境的原因,也有公司自身的原因。”
“我们不能自欺欺人,要面对现实。但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要知道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我们的优势在哪里,不能被别人带歪了节奏。”李斌表示,“我们要坚持自己的初心,想清楚的地方就要坚决地去做,有问题的地方就要坚决地改进。”
除了“蔚小理”三足鼎立的格局被重塑外,整个行业也发生着巨变,威马、爱驰、拜腾等多家企业难以从经营泥沼中抽身出来。以威马为例,2023年9月8日,APOLLO出行发布公告称,相关各方已同意终止收购威马协议,因此收购事项及配售事项将不会进行。公告提及终止收购的原因包括金融市场氛围持续不确定以及疫情后短期经济复苏缓慢等商业因素。
2023年10月10日,威马发布《告知函》,“近年来,因受疫情影响,资本市场不景气、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及获取经营发展资金受挫等客观原因影响,威马陷入了经营困境。”因此,威马申请预重整并获得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受理。
行业淘汰赛加剧的同时,位居第二梯队的造车新势力和国内车企巨头孵化的“创二代”也趁势追击,譬如零跑、哪吒、岚图、智己、阿维塔、极氪等车企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告诉记者,中国的汽车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亮眼的成绩背后,我们汽车行业的集中度还不高。造车新势力行业正在洗牌,优胜劣汰,这也是产业进化的一个过程。
“华小魅”流量担当
“我们深知汽车工业之复杂,我们深知开拓之不易,向中国新能源汽车先行者致敬。”2023年12月27日,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通过个人微博如是发文道:“诚挚向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华为和宁德时代等公司致敬。”
雷军还发布多条微博,艾特上述公司的官微。小米汽车还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地标建筑上,通过灯光秀向上述车企打出致敬的口号。李斌、何小鹏也纷纷在微博上予以回应。
李斌称:“想起2013年1月的一个深夜,第一次跟雷总谈到要造车,今天雷总自己亲自下场造的车要跟大家见面了,热烈祝贺! 一起加电,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智能电动汽车产品!”
在宣布造车1000天后,雷军官宣2023年12月28日举办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雷军表示:“造车,百年赛道无捷径。坚持正向开发,从底层核心技术开始,十倍投入,造一辆好车。”
雷军还表示:“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就是汽车工业与消费电子工业、智能生态的融合,而小米汽车将全面重新定义汽车工业的技术栈,这将是汽车工业技术范畴的一次重大跨越。这次技术发布会将是小米创办13年,技术积累的集大成展示。”
雷军和小米汽车的上述操作
在汽车圈引起广泛的关注,使得外界对小米造车有了更高的期待值。实际上,除了小米直接下场造车外,华为和魅族也通过各种方式深度布局汽车行业。
就在小米技术发布会举办的前两天,“鸿蒙智行”首款豪华旗舰SUV问界M9上市,同样吸引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表示,问界M9的预订已经达到5.4万辆,将于2024年2月26日批量交付。
回顾2023年,华为在汽车行业进行了多维度的布局。比如华为智能汽车业务开放股权合作,并向多家车企发出合作邀请。除了华为、小米外,星纪魅族集团也在2023年宣布,将在2024年一季度启动DreamCar共创计划,为魅友们打造一款专属的MEIZUDreamCarMX。
在张翔看来,“华小魅”通过各种方式入局造车行业,会给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汽车行业本就十分‘内卷’,这三家都有着自己的生态系统,把这个系统优势嫁接到汽车上,将会是它们非常大的机会点。此外,它们的手机业务的群体规模都不小,它们线下有很多手机的销售中心,有很大的流量优势,也可以转移到汽车营销上,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
行业洗牌或加剧
回望2023年的车市,“内卷”可谓是当之无愧的高频词。2023年,为了提振自家的销量,各家车企纷纷开启“内卷”模式,价格“内卷”、技术“内卷”都很常见。
湘财证券研报指出,2023年前十大车企市场份额明显提升,市场趋于集中,激烈竞争中车企大洗牌在所难免。“部分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道路上展现出坚定决心,传统车企实力雄厚,具有精打细算的成本管控能力,产品实用质优价廉适应大众市场,更有可能在激烈竞争中生存。造车新势力车型定位偏向个性化,有其特定客群,但是造车新势力不具有自我造血能力,依赖外部融资、烧钱拼市场难以为继,经受不住风浪,如今面临巨大挑战。”
如何在竞争对手林立的市场背景下,始终能够占得一席之地,成为造车新势力们共同面对的难题。任万付表示:“2024年造车新势力也将‘卷’得更厉害,同时两极分化更严重。”
岚图汽车CEO卢放也表示,2024年还会“卷”倒一批企业。在卢放看来,这种“卷”是市场上优胜劣汰的必然,2024年会更加残酷,所有的新能源汽车车企都要严阵以待。
张翔告诉记者,车企只有抢占技术制高点,其产品才能具备在市场上热销的基础。“比如像自动驾驶技术,若是哪家能够率先攻克,那么它家的产品肯定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记者注意到,面向行业长期存在的竞争,造车新势力也在多维度拓宽“护城河”,夯实自身优势。以蔚来为例,在NIO Day2023上,蔚来发布四项核心技术,分别是自研智能驾驶芯片、自研全域900V高压架构、天行智能底盘系统、旗舰级安全标准。
以天行智能底盘系统为例,基于高性能、高安全、高智能三大基因,并为智能驾驶提前布局,蔚来首次将线控转向、后轮转向和全主动悬架三大核心硬件系统集成在一起,打造“SkyRide天行智能底盘系统”,这是目前全球唯一全线控智能底盘系统。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火热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从不缺乏入局者,任万付告诉记者:“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需要不断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