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版:科技强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2024向“新”向“质”向未来

第03版
2024向“新”向“质”向未来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0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中国汽车笃定出发

    陈士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柴占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助理会长

    许海东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

    崔东树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

    方寅亮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

    李安定

    新华社原高级记者

    文/陈茂利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创下历史新高”“价格战从年头打到年尾”“城市NOA加速落地”“华为设立新合资公司”“欧洲启动反补贴调查”“新势力淘汰赛加剧”。

    2023年,是充满变化和挑战的一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3年,全年汽车总产销量有望突破3000万辆“天花板”,实现同比增长11.7%。2024年,汽车行业将迎来哪些机遇与挑战,产业又将怎样变化?

    就此,《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助理会长柴占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新华社原高级记者李安定,共同回顾2023年车市并展望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希冀从这其中找到一条中国汽车笃定向上的“成长之路”。

    总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

    《中国经营报》:2017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已经站上了2800万辆关口,此后几年未能有进一步突破。据统计,2023年我国汽车总产销量将突破3000万辆大关,创下历史新高。未来中国汽车发展态势如何?销量还会有哪些变化?

    陈士华:从当前国内外汽车市场情形来看,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较多,2024年的重点应该是怎么来促进国内市场的增长,保证国内汽车市场健康发展,实现3%左右的增长。

    2024年汽车行业发展在宏观层面有三重利好因素。第一,宏观经济稳定复苏,回升向好。权威机构预测,2024年我国GDP仍将保持稳步增长,可达5%。宏观经济的温和增长将有利于汽车市场的发展。第二,国家宏观产业和消费政策大力支持。宏观政策方面,我国仍然坚定不移地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第三,汽车产业热度不减。围绕汽车行业的技术、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给汽车行业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另外,微观层面也存在多重利好因素。汽车从传统的运输工具向第三生活空间的转变,刺激着用户的购买欲,有望推动汽车销量持续上升。

    许海东:预计2023年我国汽车总产销量为3000万辆左右,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600万辆左右,商用车销量为40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40万辆左右,出口量为480万辆左右。

    预计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为3100万辆左右,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680万辆左右,商用车销量为42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50万辆左右。随着中国经济逐步恢复,预计汽车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将进入3000万辆级别的新阶段。

    崔东树:2023年全年乘用车零售有望达到2150万辆,同比增长5%,但较2017年峰值仍差220万辆,不过,加上出口的380万辆,加上国内经销商库存因素,2023年乘用车销量预计达到2550万辆。

    2024年乘用车总体零售预计为2220万辆,较2023年增长3%。如果出口能继续保持较强增长态势,总体狭义乘用车销量将达到2650万辆,同比增长5%。

    李安定:2024年,预计出口和内销都会增长,尤其是随着新的国产轿车的技术水平提高,销量会比2023年增长。不过,价格战造就了一个新的价格台阶,国内轿车价格整体会有所下降。

    2024年回归价值创造

    《中国经营报》: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多年实现高速增长,2024年是否能继续保持“高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呈现哪些发展趋势,车市价格战是否还会继续?

    崔东树:2024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年,年初将出现开门红暴增的局面,所以总体看车市呈现相对乐观的状态,因为预计年初的市场会非常好,在年初能看到较高的增长。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预计达到1100万辆,净增量达230万辆,同比增长22%,渗透率达到40%。

    新能源出口方面,伴随着中国新能源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以及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由此新能源出口市场仍然向好,前景可期。

    许海东:因汽车企业明显加大了对电动化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还会快速增长。

    不过,2024年汽车市场还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大压力。我们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凝聚市场信心,提振社会预期。

    陈士华:我希望2024年的市场能够更加健康平稳,能够不以价格作为竞争的最重要的手段,而是提高我们企业的产品综合竞争力,提高我们的品牌力。

    方寅亮:从主机厂角度来说,价格竞争有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很多车企需要构建规模,实现对成本的控制,需要比较高的销量对投资、投放形成支撑。不过,我们还是希望未来市场逐步回归价值创造,因为当前“有量无利”对车企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2023年,中国车市步入淘汰赛阶段。2024年,怎么把每一款车型做好,怎么实现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的重构,通过模式的变化、升级来构建“利润池”和成本竞争力,对重新回归价值创造很重要。

    出海要做好全球化布局

    《中国经营报》:2010年至2020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始终在100多万辆徘徊。2021年,出口出现爆发式增长,从过去100多万辆激增到201万,随后2022年突破300万关口,达到311.1万,同比增长54.4%,2023年预计出口量将达到多少万辆? 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柴占祥:把汽车国际化做好,我们应该坚持长期主义,谋求全球布局,进入一个市场,要先把当地市场了解清楚,把当地的政策、地缘政治风险、制造业和产业链的完善程度、劳动力市场和人力资源状况、自贸协定安排,乃至政局等各方面都了解清楚,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应该谋求与目的地国家的产业界、消费者共创共赢,真正实现走进去的愿景。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汽车要想高质量地走到世界的前台,就要从日本汽车进入美国的经验教训中获得启迪,日本给我们 了路。日本汽车刚开始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一度被认为粗制滥造。实际上,这期间,日本汽车在质量上、排放控制上做了扎扎实实的工作。历史的殷鉴不远,相信中国车企一定能够深刻反思,让我们的国际化进程行稳致远。

    许海东:2023年,预计出口量达到480万辆以上,2024年出口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左右。中国车企向外发展非常不容易。在汽车标准方面,中国与国际标准并不统一,增加了出口企业的认证成本,国家间的关税壁垒依然较高。

    另外,品牌打造可能是最困难的。中国知名品牌在海外的影响力并不大。上汽通过名爵出海,但名爵是上汽收购的欧洲品牌。吉利在欧洲销售极星、沃尔沃等品牌汽车,真正的中国品牌并没有打造出来。打造品牌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中国车企必须不断推进。

    同时,整车和供应链企业协同出海,产业配套体系发展方面,还缺少政策支持。中国品牌打造和实现高端化突破非常困难,需要政策长期支持。逆全球化思维进一步加剧。阵营划分及贸易保护负面影响不确定性增强。

    陈士华:随着自主品牌出海,新能源汽车出口将继续发挥带动作用。本土汽车企业品牌力不断提升,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中国品牌继续国际化发展,新能源汽车出口带动作用明显。车企以直接贸易出口的方式将有所改变,更多的企业会积极在海外进行生产布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2024向“新”向“质”向未来
   第03版:2024向“新”向“质”向未来
   第04版:2024向“新”向“质”向未来
   第05版:新年特刊
   第06版:金融为民
   第07版:金融为民
   第08版:金融为民
   第09版:金融为民
   第10版:金融为民
   第11版:金融为民
   第12版:金融为民
   第13版:新年特刊
   第14版:产业蝶变
   第15版:产业蝶变
   第16版:产业蝶变
   第17版:产业蝶变
   第18版:产业蝶变
   第19版:产业蝶变
   第20版:产业蝶变
   第21版:新年特刊
   第22版:科技强国
   第23版:科技强国
   第24版:科技强国
   第25版:科技强国
   第26版:科技强国
   第27版:科技强国
   第28版:科技强国
   第29版:新年特刊
   第30版:消费革命
   第31版:消费革命
   第32版:消费革命
化解“电动爹”补能焦虑 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升维”先行
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中国汽车笃定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