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版:与老板对话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2月27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板 秘籍

    如何让未来的驾驶体验更安全、更舒适、更智能?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绕不开的关键点就是安全,更准确地说是如何在感知层面上为智能驾驶用户留出足够的观察与响应时间。面向未来的智能车辆的准入门槛需要更高的安全标准,激光雷达行业迈入512线是必经之路,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高性能产品才能对车企赋能,实现更高阶的安全和智能驾驶”。举个例子,当车辆以10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时,一个22厘米的小目标物(平放的轮胎高度)出现在路面中央,常规情况下,从发现目标物到刹停的极限安全刹车距离至少需要70米。但以目前的128线激光雷达产品来说,相应情况下其对小目标的有效探测识别距离只有31.5米。相反,如果将激光雷达垂直分辨率做到0.05° 即等效512线,就可以使有效探测识别距离提高至126米,给汽车争取到额外的安全距离,相当于给智能驾驶系统争取到额外的2.1秒时间进行系统的决策、规划与控制。这关键的2.1秒足够人类完成3到4个操作动作,可以选择提前减速稳妥停下,无须采取紧急刹车的极限操作。

    目前,纯视觉的方案和激光雷达的方案各自面临着哪些挑战和难点?

    我们可以站在更长期且宏观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去做感知技术? 本质是要去挑战人类视觉的极限。现阶段,驾驶员依靠人眼视觉进行道路感知的人力驾驶的事故率是0.018%,当车速达到70公里以上,事故人员伤亡率是98%,而依靠传感器,无人驾驶怎么把这个伤害性的数据进一步降低,这才是我们探讨传感器怎么用的本质。当我们往远看,以一个理想的姿态去看人类的运输能力和控制能力极限时,我们发现这也许才是发展激光雷达的本质。我们现在都说,激光雷达供应不成熟、成本贵,但为什么我们还要做? 因为它就是当年马车被汽车替代过程中的汽车。

    简历

    李远,本科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师从中国发光学奠基人之一的徐叙院士,博士就读于 美 国 Wake Forest Universi-ty。目前担任北醒CEO。曾发表SCI引用论文40余篇,申请国内外专利100余项。曾获《科创板日报》2022年“30位科学家创业先锋”,2018《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2016年获得奥迪创新奖一等奖,2014年获得“SVIEF Top25”硅谷科技创新奖,2012年获得德 国“Green Talent”奖(全球25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金融
   第06版:财富
   第07版:资管
   第08版:银行
   第09版:银行
   第10版:银行·新金融
   第11版:新金融·信托
   第12版:信托
   第13版:区域·地产
   第14版:区域经济
   第15版:地产
   第16版:地产
   第17版:地产·家电
   第18版:医药·健康
   第19版:能源·化工
   第20版:游戏
   第21版:TMT
   第22版:TMT
   第23版:TMT
   第24版:TMT
   第25版:车视界
   第26版:车视界
   第27版:车视界
   第28版:车视界
   第29版:快消
   第30版:快消
   第31版:快消
   第32版:与老板对话
量产激光雷达如何为车企赋能
老板 秘籍
“突破性创新”是企业实现跃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