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旺北京报道
乳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是保障国人营养健康安全的核心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研发创新部研发总监史玉东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两会期间,他围绕着乳业上游产业链建设、加强质量检测、青少年营养保障、绿色低碳转型等主题共提出八大建议,为促进我国乳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奶业振兴建言献策。
关注乳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在史玉东看来,乳业作为保障国人营养健康安全的核心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据了解,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引领下,蒙牛集团制定了明确的战略规划,设定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在低碳牧场、绿色生产、绿色包装、低碳运输等五大环节规划了15项具体的减排举措。
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乳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全面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史玉东提出了关于促进乳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建议。
史玉东提到,首先要标准先行,要在相关政府部门牵头、产学研各环节共同参与的背景下,发挥乳业行业龙头带动作用,共同推动制定乳业低碳发展相关标准规范,明确乳业碳排放技术标准、核算统计原则、绿色低碳实施路径方案等,增加国际认可度。
另外,他提到加快推动乳业产业园零碳规划建设。加大投入风能、太阳能和储能等智慧电力供给系统,强化清洁能源电力及储能能力,提升产业园绿电占比、实现绿电直供;建立健全园区碳排放基础统计体系,强化应用信息化、智能化系统等现代化手段,对园区企业的碳排放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推动建立零碳产业园区低碳转型发展专项基金,对园区企业加快工业低碳转型升级、扩大清洁低碳能源各环节技术应用等予以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倾斜,带动园区低碳项目产业投资。
此外,史玉东还建议要完善绿色金融工具,拓宽企业绿色转型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绿色贷款、绿色股权、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和政策支持标准,搭建国家级或省级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有效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支持。
建议加强儿童青少年营养保障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期,社会各界对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给予高度关注。作为乳制品行业领域的人大代表,史玉东也在关注儿童青少年营养。
史玉东表示,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儿童青少年营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了提升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水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关心领导下,我国先后启动实施了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学生营养餐计划、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项目,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20多年来,儿童青少年营养工作成绩斐然。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和消瘦情况有了明显改善,生长迟缓检出率从8.1%下降到2.4%,消瘦检出率从7.5%下降到4.1%,青少年平均身高增高了7厘米,城乡营养状况差距逐渐减小。
史玉东介绍:“蒙牛始终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早在2002年就启动了‘牛奶助学计划’,是首批获得国家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资格的企业,并升级为‘蒙牛营养普惠工程’。20多年来,‘营养普惠工程’已累计捐赠10亿元,覆盖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惠及学生2500万人,不断助力改善我国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2023年~2025年,我们还将向全国捐赠3000万元的蒙牛学生奶,进一步推动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事业持续发展。”
针对当前居民膳食仍不平衡、儿童青少年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共存、营养干预手段方法仍需提高等现象,史玉东提出要从三方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营养保障。
首先,加强儿童青少年食育教育,推动构建食育课程体系,引导全社会重视科学合理膳食,进一步推动合理膳食观念;其次,健全儿童青少年营养法规体系,充分关注儿童青少年群体,将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扎实推进学生营养教育和干预工作;最后,要强化儿童青少年营养干预各项措施,加强行业指导和政策宣介,严格把关校园食物的质量和标准,着力提升各项营养干预计划的覆盖率等。
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大食物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奶业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行业。史玉东认为,确保国家粮食稳产保供、经济稳中有进、人民幸福安康,都离不开奶业高质量发展。
史玉东表示:“当前,我国奶业仍然面临着不确定性的复杂形势,供需季节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时有出现,对企业和养殖端经营带来挑战。从行业实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我们研究提出了关于建立大宗乳原料储备机制更好保障我国乳业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的建议,重点聚焦关键乳原料实施收储,探索形成国家委托、企业承储、按需调用、适当补助的运行模式,逐步建立国家级乳原料交易中心,进一步保障国内乳业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与此同时,史玉东认为,“在全球乳业一体化发展新形势下,我国奶业面对疫情冲击逆势而上,数量增、质量提,总体发展态势趋稳向好,我们拥有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但同样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乳制品产业仍然存在优质饲草料、优质种源依赖进口等瓶颈,面临着‘卡脖子’的发展困境。”
对此,史玉东认为,应从种好草、养好牛和解决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三方面切入,加大奶业上游产业链“草牧奶”建设,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种好草指加大优质饲草种植支持力度,提升优质饲草自给率。“增草就是‘增粮’,从‘大粮食观’的角度看,只有增加优质饲草料供给,增加单位载畜量的优质肉食和牛奶量的供给,才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优质蛋白质。我们建议政企联动创立草业基金,优化补贴政策,创新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加大饲草种植技术攻关,切实提升我国草业发展竞争力。”史玉东表示。
而养好牛指的是持续推动繁殖育种改良,解决育种“卡脖子”问题。史玉东认为,我国奶牛种业发展已经取得积极成就,但育种的基础积累、技术水平以及自主培育品种的质量效率等与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
他建议持续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和范围,支持建成具备全国影响力、领导力的产业中心,确保核心种源自主可控。同时,深入开展良种高效扩繁,支持产业集群奶源基地奶牛扩群。实施相关定向补贴,加强宣传培训力度,提升奶牛良种扩繁推广效率。
此外,史玉东建议要解决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
“为解决我国乳品供需季节性和阶段性不平衡问题,亟待国家建立长效储备机制,聚焦关键乳原料实施收储,采取国家委托、企业承储、按需调用、适当补助的运行模式,建立国家级乳原料交易中心,提升我国国际市场话语权影响力,同时还可以与乳原料储备调节机制相结合,进一步保障国内乳业市场平稳有序发展。”史玉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