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郝亚娟张荣旺上海北京报道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常态化双向波动走势,企业汇率避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也越来越强。《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多家上市公司公告拟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
在实际操作上,外汇衍生业务所需的保证金占用企业经营现金流、影响资金周转效率,而企业本身申请综合授信又存在一定难度,对此,银行也在创新相关产品,包括免抵押物、降低保证金比例等。
分析人士指出,外汇衍生业务成为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重要部分,不占用银行的核心资本而且风险相对较低,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涉足这一领域。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企业对汇率风险的认知能力、承受能力与管理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银行需建立科学、完善的汇率避险管理框架和制度体系,满足差异化需求。
一季度外汇衍生品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近日,永茂泰(605208.SH)发布公告称,预计动用的保证金上限为5000万元人民币,预计任一交易日持有的最高合约价值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交易工具为外汇衍生品交易合约,包括外汇远期结售汇、货币互换掉期、外汇期权及利率掉期等合约。
上述公告同时提到,公司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的目的是套期保值。公司主营汽车用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业务,其中汽车零部件业务存在出口,收款以美元或欧元结算,面临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同时,公司持有外汇也存在汇率、利率波动风险。公司开展此业务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套期保值功能,锁定远期汇率及利率,降低汇率、利率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不利影响。
总体来看,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一季度我国外汇衍生品交易规模继续增长,市场经营主体汇率风险中性意识持续增强。一季度,企业利用远期、掉期、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合计39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企业套保比率为28.1%,较2023年同期上升3.2个百分点。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记者分析,外汇衍生品业务在应对汇率风险方面主要有以下优势:提前锁定成本和收益,通过外汇衍生品交易,企业可以在汇率变动之前就锁定未来的成本或收益,避免因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降低风险敞口,外汇衍生品交易可以通过对冲策略,将企业的外汇风险敞口降到最低,从而减少潜在的汇率波动风险;灵活的交易策略,外汇衍生品交易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制定不同的交易策略,如远期、掉期、期权等,以满足企业的不同风险管理和收益目标。
“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能够帮助企业避免因汇率波动而带来的经济损失,通过远期、期权等不同衍生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敞口分布灵活选择,锁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汇率,有效规避汇率风险。此外,外汇衍生品交易还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因人民币汇率波动所带来的资产缩水风险。”独立外汇风险管理顾问刘江如是说。
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目标和决心是不会变的,人民币汇率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坚决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防止市场形成单边预期并自我强化,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具体而言,企业如何进行汇率风险管理? 中信银行兰州分行指出,企业在选择汇率风险管理工具时需要关注三方面:是否影响现金流,对于影响现金流的外汇风险,通常使用金融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对于不影响的,尽量采用分散化投资、资产负债表自然对冲等经营性手段管理;是否存在确定的合同权利义务,在确定的合同权利义务下,企业可以对敞口实施100%的套期保值,对于不确定金额类的风险敞口,保值比例通常低于100%,避免超额套保;是否影响企业的利润表,如果外汇风险影响企业的利润表,管理的迫切性就更高,也更有必要使用套期保值会计。
银行创新降低企业套保综合成本
当前我国外汇衍生品不断丰富,已覆盖远期、外汇掉期、货币掉期、普通欧式期权及其组合等多种交易品种,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市场主体的汇率风险管理需求。
银行是外汇衍生品交易的主力军。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在办理外汇衍生品业务时,应按照银行要求按比例缴纳保证金或其他合格金融资产质押,作为交易履约保证;对于符合一定准入条件且授信额度充足的企业,可按照银行规定使用扣占授信方式办理外汇衍生品业务。
不过,外汇衍生品业务所需的保证金占用企业经营现金流、影响资金周转效率。上述公告也提到,外汇衍生品交易开展过程中会面临流动性风险,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会占用公司一定的流动资金或银行授信额度,在交割时也需要有足额资金供清算,可能存在因公司流动资金不足而无法完成交割的风险。
对此,银行也积极创新产品。比如,交通银行黄石分行对准入企业办理汇率避险产品实行“一免一降一优惠”政策。“一免”即企业免抵押物,就可获得专项授信用于办理汇率避险业务,不占用企业原有授信额度;“一降”即企业申请办理保证金模式下的远期结售汇业务仅缴纳50%的保证金;“一优惠”即对准入企业给予一定的点差优惠,保证最大程度让利企业。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黄石市分行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创新。一是远期结售汇点差优惠。按照结算金额总量进行分阶段优惠,最高优惠幅度130BP。二是降低保证金比例。符合条件的外汇衍生产品交易可降低缴纳保证金比例,最高可降低50%。三是部分远期结售汇业务免收保证金。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鼓励金融机构完善外汇衍生品业务。2023年12月,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提出,加强金融政策支持。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及进出口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保险机构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优化完善外汇衍生品和跨境人民币业务,更好满足包括加工贸易企业在内的外贸企业汇率避险和跨境人民币结算需求。鼓励各地加强对中小微加工贸易企业在汇率避险方面的培训、咨询等公共服务。
同一个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相关通知称,金融机构通过其他渠道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交易服务的,金融机构负责审核中小微企业标准并向外汇交易中心报备企业名单。外汇交易中心按客盘交易总量的50%为基数,全额减免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手续费。此通知减免措施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暂免期两年。
江苏银行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外汇》采访时指出,近年来面对汇率、利率等新形势,部分企业在汇率避险意愿方面的变化给银行汇率避险服务带来挑战。比如,部分出口企业的远期结汇意愿下降,更倾向于按照时点汇率逢高结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后,进口企业的远期购汇成本提高,办理购汇方向衍生品的意愿有所下滑。应对以上问题,首先,银行需要加强对企业的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传,帮助企业纠正汇率投机心态,树立以“保值”而非“增值”为核心的风险中性理念;其次,应加大对“首办户”、中小微企业、贸易新业态等企业的汇率避险支持力度,加强减费让利,优化业务流程,降低企业套保综合成本;最后,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本币跨境结算、贸易融资占比,助力优质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做好对外投资的汇率风险管理。
就外汇衍生品业务而言,骏维数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胡重远指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是外汇衍生品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标准化产品,如远期结售汇这些产品的类型高度相似,易被其他同行复制,导致市场竞争加剧;此外,产品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许多银行建立了完善的产品体系,但其中不乏无效产品,市场需求有限;大多数产品设计和推出由总行统一负责,分支机构在衍生业务产品设计上缺乏自主权,导致产品服务难以适应地方市场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