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金龙西安报道
世纪之交,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自此,借着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占我国国土面积约七成、覆盖3亿多人口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1999年至2023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6万亿元增加到26.9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提高至21.5%。
2024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西部地区再次迎来政策利好。
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宝通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是国家战略部署,此次座谈会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不仅是对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的肯定,也是对西部地区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指示。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土地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这些都将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西部再出发
2024年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的第5年。
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一次出现在党中央的文件中。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对此作出进一步部署,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面启动。
自此之后,广阔的西部地区借着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迎来快速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然而,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巩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任务依然繁重,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短板和薄弱环节。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东部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其经济水平远胜西部地区。然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共同富裕,西部地区也要发展。”张宝通表示,西部地区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谋求自身发展,同时,还要争取国家战略支持,尤其是基础建设薄弱的西部省份,更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例如招商引资、财政转移支付、税收等。
事实上,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层面一直关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踏遍了西部12个省区市,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谋篇布局。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这是继20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相关意见之后,西部大开发再次迎来重磅政策。
2024年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的第5年。关键时间节点召开的这次座谈会,对推动落实决策部署、谋划下阶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六个坚持”的重大要求: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六个坚持”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指明了方向,同时,为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供了根本遵循。
提高开放水平
全球的经济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在海权时代。但在双循环的新格局下,陆权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要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完善沿边地区各类产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布局,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加主动服务对接区域重大战略,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创新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机制,深化与东中部、东北地区务实合作。
“全球的经济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在海权时代。但在双循环的新格局下,陆权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张宝通向记者表示,西部地区的发展必须注重路权,例如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让西部地区从封闭的末端变成开放的前沿。
然而,我国西部地域辽阔,涵盖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区市,拥有全国72%的国土面积、27%的人口。
过去,受区位、交通等因素限制,西部地区基础建设薄弱,很难“走出去”,同时也“进不来”。不过,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如今西部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尤其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让西部地区正加快走向开放前沿。
张宝通表示,西安曾经被认为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亦是西北的金融中心,属于西部大开发的第一梯队。然而,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却似乎更注重成渝地区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就是成渝地区更加开放。因此,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要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同时,充分利用陕西的历史文化优势,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以及节点作用,提高开放水平。
另外,张宝通认为,西部大开发作为国家战略,会持续深入地推进;作为地方政府的执政者,应该从大处着眼,将西部大开发、大保护、大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定位思考、统筹推进。
除了像张宝通一样的学者希望陕西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去、谋发展,其他西部省份官员也希望能够借助西部大开发战略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甘肃省一位官员向记者表示,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的发展一直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为了提高开放水平,近年来,西部地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达度和便利性,为对外开放提供基础支撑。同时,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拓展贸易和投资渠道,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
该官员介绍,近年来,甘肃省商务厅紧抓“一带一路”最大机遇,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力引进一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企业,2023年至今年一季度,风电整机、光伏组件等绿色低碳产品出口累计近10亿元,成为外贸发展新引擎。未来,甘肃省还将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等开放平台,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积极承接中东部地区外向型产业转移;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进一步强化与东盟、中西亚、中东欧联系,将更多优质产品引进来,助力更多甘肃优势产品走出去。
事实上,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就明确指出要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提高昆明、南宁、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等省会(首府)城市面向毗邻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