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易妍君广州报道
在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的背景下,外资资管机构在中国市场开启了多种探索,外商独资证券类私募(以下简称“外资私募”)即为主要形式之一。
当然,也正是因为国内的财富管理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吸引了贝莱德、桥水、路博迈等海外巨头纷纷涌入。截至2021年底,外资私募已增加至38家,但外资资管在中国市场上的“存在感”仍然较弱。目前仅有2家外资私募的管理规模超过50亿元,另有6家的管理规模为10亿~50亿元,其他多数外资私募的管理规模尚停留在0~5亿元区间。
一位私募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是全球发展最快的资本市场之一,外资机构在中国成立私募基金只是参与投资中国市场的途径之一,目前尚属于试水阶段。就外资私募未来的发展而言,“虽然,外资机构的专业能力优势比较突出,同时,缺点也很明显。他们对于本土市场环境不够熟悉,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策略的有效性还有待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备案趋缓VS规模增长乏力
相比前几年,2021年以来,外资私募备案速度有所放缓,全年仅有4家外资私募成功备案。
2016年6月30日,《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正式发布,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申请登记成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并开展包括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在内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业务。此后,富达、桥水、贝莱德、施罗德、路博迈、瑞银等多家海外资管巨头纷纷在上海成立了独资私募。至今,外资私募已达38家。
但相比前几年,2021年以来,外资私募备案速度有所放缓,全年仅有4家外资私募成功备案;2019年、2020年,分别有7家、9家外资私募完成备案。
对于备案放缓的主要原因,或许在于外资资管本身。玄甲金融CEO林佳义提到,外资私募备案放缓,最核心还是因为此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私募,其市场接受度,尤其是募集资金渠道有限,这些都影响了外资备案的动力。
奶酪基金基金经理庄宏东也表示,这不是外资私募单独面临的问题。总体而言,2021年私募备案的要求和难度都有所增加,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于从事私募的机构提出了各项条件,所以总体节奏都出现了放缓。与此同时,清退的私募数量和清退频率也一直在增加。
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也分析,首先,私募行业本身竞争就十分激烈。国内并不缺乏业绩优秀的管理人,“公奔私”明星基金经理和行业头部机构有优秀的历史业绩做参考。本土机构相对于外资私募更适应国内市场环境,在服务上也更符合投资人的需求。
其次,外资私募的合规比较严格,信息披露上极为谨慎,募集渠道也不够成熟。而国内私募投资者比较专业,在获取信息有限,无法对产品进行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并不会因为有外资品牌的光环而盲目投资。
在业务模式方面,可以看到,目前,部分外资私募采取的运作模式是在中国募资,并投向中国市场;同时,也有一些小型外资私募运用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等工具,在中国市场募资后,将基金投向海外市场。
“外资私募备案通过后,主要还是基于中国市场进行积极拓展,发行与国内私募机构同样的私募产品。不过,外资私募在投资策略上相对多元和丰富,比如利用量化投资、趋势投资、信用债投资和新兴市场投资方面的专业知识,推出更多元化的中国在岸投资策略。”庄宏东指出。
在投资策略上,外资私募与本土私募也有着显著差异,“(外资私募采用的策略)基本均为成熟策略在不同市场的复制,目前主要集中在量化股票及量化期货领域,其他的策略为主动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另类投资等。”林佳义表示。但这些策略能否在中国市场上“风生水起”仍有待观察。
在基金行业,业绩是带动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来看,虽然50亿元规模以上的外资私募有所增加,但大多数外资私募还未有明显起色,外资私募之间已经出现分化。
据Wind数据,截至目前,已有2家外资私募管理规模超过50亿元,其中桥水(中国)投资超过百亿元,元胜投资为50亿~100亿元;瑞银投资、德劭投资等4家外资私募的管理规模在20亿~50亿元;英仕曼(上海)投资、惠理投资的规模为10亿~20亿元;其余30家外资私募规模均在0~5亿元区间。
策略有效性有待市场检验
目前来看,外资私募还需要时间在中国证明其策略具备持续和稳定性。同理,策略的有效性还有待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实际上,随着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资管不断增加,其布局思路也开始出现差异。
比如,部分满足“3+3”(3年以上连续可追溯证券、期货投资管理业绩的投资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要求的外资私募积极谋求投资顾问资格。一旦获得投顾资质,外资私募不但可以自主发行私募产品,同时可以为券商资管、期货、基金子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机构提供顾问服务。这将更有利于外资私募积累管理规模。例如,刚刚突破百亿规模的桥水(中国)投资,其规模“破冰”,主要得益于这家公司担任了华润信托某集合资金计划的投资顾问,而这只集合资金计划在2021年底发售时,募集资金或超过80亿元。
除了桥水(中国)投资,另有瑞银投资、富敦投资、英仕曼(上海)投资、路博迈投资、惠理投资、安本私募基金、安中投资等11家外资私募获得了投资顾问资格,合计占比为34.29%。
与此同时,一些外资资管不满足于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身份,又申请了中国市场的公募牌照。截至目前,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路博迈基金已经获批成立,此外,联博基金、施罗德基金等由外资资管发起设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仍在等候批复。这其中,贝莱德基金在正式展业之前,注销了其私募管理人资格。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对海外资管巨头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尤其是头部机构,2021年发行的产品数量大幅增长。根据公开数据统计,2021年外资私募全年新增备案产品合计74只,为2020年的2.2倍。同时,截至2021年底,外资私募累计发行了171只产品,其中,桥水(中国)投资、瑞银投资、元胜投资、惠理投资、润晖投资所发行的产品数量均超过10只。
不过,若要深入中国市场、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外资资管仍然面临“本土化”挑战。
在姚旭升看来,头部外资私募有着先进的资产管理模式、投资理念、投资策略和合规风控,专业能力的优势比较突出。同时,缺点也很明显,比如,他们对于本土市场环境不够熟悉,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策略上的有效性还有待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他指出,外资私募在中国市场发展,需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内部投研上不能照搬其海外模式和经验,而需要结合国内市场环境做匹配调整;二是要结合中国投资人需求来设计有竞争力的产品;三是要与各类持牌金融机构建立多元化的合作关系,打通募集渠道。
谈到外资私募的发展优势,庄宏东也分析,部分外资私募的投资团队和策略相对来说配备规格更高,比国内发展更早,积累更深厚,而且一些外资私募相较国内同行比,起点很高,可以直接与国内头部的代销机构进行合作销售,基于过往的海外优秀业绩也非常容易获得客户认可。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外资私募来到国内以后,是否能够适应本地化发展需求,存在变数,之前适合国外的各种方法在中国本土却未必适合,两者投资环境差距比较大,可使用的投资工具也比较受限。所以也有外资正在重点培育中国的投资团队,但是目前来看,外资私募还需要时间在中国证明其策略具备持续和稳定性。同理,策略的有效性还有待市场和时间的检验。”庄宏东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