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区域·地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0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占据全国百强县数量半壁江山
长三角县域经济“多点开花”内生动力强劲

    本报记者刘颂辉上海报道

    “长三角县域展示出强劲的内生增长动力和未来发展空间,是长三角经济跃升的新增长极。”

    近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GDP“千亿县”增至43个,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共占27个,其中江苏省17个、浙江省9个,安徽省则诞生了首个千亿县。有“苏南四小龙”之称的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继续包揽榜单的前四席。

    赛迪顾问同期发布的《2022长三角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分析认为,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苏、浙、皖三省百强县(市)席位数占全国百强榜的半壁江山,县域经济展示出强劲的内生增长动力。”

    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引擎,而发展制造业一直以来是县城致富的重要途径。赛迪顾问研究发现,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9.94%的GDP。近五成百强县的第二产业占比超50%,近八成百强县的第二产业占比保持增长,未来需破解“一业独大”等问题。

    对此,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杨畅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达,或与前期出口导向型的产业特征存在一定关联。“然而,如果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有可能会受到明显的扰动。因此,通过构建质量更高、结构更优的产业体系,将是县域经济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千亿县”不断涌现

    《2022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显示,在全国百强县中,东部地区占65席、中部地区占22席、西部地区占10席、东北地区占3席。

    位居县域经济前十强的县(市)来自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湖南等5个省份。从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突出。近三年,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的百强县数量均为25个、18个和3个,排在全国省份的第1、第2和第9位。

    赛迪顾问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陶传亮表示,长三角地区城镇体系完备,常住人口城镇率超过60%;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2021年,全国GDP“千亿县”增至43个,长三角三省共占27个,占比超过60%,安徽省肥西县也首次跨入“千亿俱乐部”。

    另据《2022长三角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2022年,长三角百强县区域分布特色鲜明。江苏省抢占头部,前十名中占6席,其全部县(市)均入围,入围的百强县所在地级市梯级分布较为明显;浙江省共入围38席,前十名中占4席,入围的百强县所在地级市分布较为均衡;安徽省占22席,主要居于百强榜尾部区段。

    对此,赛迪顾问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孟祺琪分析称,江苏省梯级分布较为明显,前十强主要位于苏州市和无锡市,而安徽省的县域主要以61~100名区段居多。

    “总体来看,长三角百强县的经济规模跨度大,头雁效应明显;实体经济支撑强,但发展效益待提升;集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但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待提升;资金吸引能力较强,投资增长强劲;城乡发展相对均衡,但‘共富’之路任重而道远。”孟祺琪表示。

    《2022长三角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进一步指出,“作为全国县域的排头兵,长三角县域将肩负起新的使命担当,举起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大旗,着力释放国内循环大市场,勇当共同富裕发力者,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开启数字经济新引擎,引领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强县抱团发展

    百强县作为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县域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试验田、县域营商环境优化的探路者,经济社会发展备受各界关注。

    具体到长三角地区,苏州市、无锡市、宁波市的县域工业实力相对较强,尤其是位于上海市和苏州市之间的县域经济龙头昆山市。

    昆山市政府官网显示,今年6月初,昆山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走好新时代“昆山之路”的总体方案》,提出争当区域一体发展、产业创新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现代化城市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实现共同富裕“六个示范”。

    上述文件指出,昆山市将向东接轨上海市,向西融入苏州市主城,向北联动太仓市,向南协同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争当区域一体发展的县域示范。

    据了解,今年7月14日,昆山市政府与太仓市政府签订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两市将聚焦区域规划一体化、交通运输一体化、港口服务一体化、产业创新一体化、民生保障一体化等工作。

    据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国的“千亿县”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和城市群为基础,已形成六大典型发展模式。其中之一即是以昆山市、江阴市、慈溪市、义乌市等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新驱动主导模式。

    “长三角县域未来发展需要树立三大理念,即高级生产要素推动新产业发展的创新理念、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放整合理念、高品质打造城镇建设的产镇融合理念。”《2022长三角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建议,长三角县域要主动融入区域协同,开放式链接生产要素。

    具体建议包括: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机遇,组建县域协同组织机构,加强县、市、省的多维交流与合作;积极“进群入圈”,重点对接外部区域网络的物流链、资金链、人才链,重新评估自身资源价值,整合区域一体化资源和机遇,进一步强化集聚效应。

    工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根据《2022长三角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2021年,长三角百强县二产增加值较高,占GDP的比重约为48.0%,表明长三角百强县的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对于江苏省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副巡视员闫浩指出,江苏省列入全国百强县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主要是制造业,第二产业产值占比都在50%以上。

    “所以说,一个县的制造业发展程度越高,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闫浩表示,“制造业是推动江苏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是苏南、苏中地区的县域在不断承接产业转移,为拉动区域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赛迪百强县榜单数据也显示,2021年,百强县第二产业占比超过50%的县(市、旗)数量达48个。具体到长三角地区,从产业结构看,在产业增加值方面,长三角县域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主导地位旗鼓相当;在县域数量方面,长三角六成以上的县域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孟祺琪建议,接下来,县域应该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主动认识数据、技术、知识等高级生产要素对产业推动的价值;树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放整合理念,主动承接中心城市功能和产业外溢资源,将自身优势和下沉的制造业、服务业整合发展。

    赛迪顾问上海分公司建议,要对标学习长三角“千亿县”发展思路和先进举措,结合自身产业基础优势,积极抢占细分领域发展赛道,集中力量、专注打造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着力攻克产业链关键环节痛点难点问题,成为产业链上的“不可替代”。

    同时,长三角县域要积极插上“数字翅膀”,以轻量化促进智能转型。其中包括以场景需求为导向,积极布局“新基建”;加快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借助工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平台技术,多措并举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轻量化、平台化打造数字农业、智能制造、智慧服务新集群新典范。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封面故事
   第06版:评论
   第07版:财经
   第08版:财经
   第09版:金融
   第10版:财富
   第11版:保险
   第12版:信托
   第13版:银行
   第14版:银行
   第15版:银行·新金融
   第16版:新金融
   第17版:区域·地产
   第18版:区域经济
   第19版:地产
   第20版:地产
   第21版:地产
   第22版:地产
   第23版:家电·物业
   第24版:医药·健康
   第25版:医药·健康
   第26版:能源·化工
   第27版:能源·化工
   第28版:游戏
   第29版:TMT
   第30版:TMT
   第31版:TMT
   第32版:TMT
   第33版:车视界
   第34版:车视界
   第35版:车视界
   第36版:车视界
   第37版:快消
   第38版:快消
   第39版:快消
   第40版:商业案例
重振夜间经济
长三角县域经济“多点开花”内生动力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