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阳琛杨让晨张家振上海报道
在长江下游,江浙沪两省一市水上交界处,全国首个地跨三个省级行政区的标志性建筑——方厅水院正在加速建设。从发展基础薄弱的省际边界,到一片欣欣向荣的开发热土,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实现逆袭仅用了4年时间。
这只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区域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思想认识、生态环境、发展方式、区域融合、改革开放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
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融合打破行政边界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的绿色发展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就在不久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获得江浙沪两省一市人民政府联合批复,标志着示范区“1+1+N+X”跨省域法定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体系构建成型,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日前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认为,要切实发挥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整体优势,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供应链的四链深度融合、联动发展,加强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有效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融合,培育全方位开发开放新优势。
上下游协同左右岸联动
通过上下游协同、左右岸联动,长江经济带已逐步形成了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集聚区。
长江既是黄金水道,也是区域创新链融合、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桥梁。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强区域创新链融合,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创新要素正在长江经济带加快集聚。相关资料显示,长江经济带已集中了全国1/3以上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500多家。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拉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59万亿元,在全国占比46.8%,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在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方面,通过上下游协同、左右岸联动,长江经济带已逐步形成了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集聚区。其中,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均超过50%。
湖北省政府参事,省社科院研究员彭智敏告诉记者,长江经济带的各组成部分都各具特色。比如,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所占比重高,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提升空间还很大。“武汉市、湖北省目前正着力打造光电子、汽车、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优势产业。”
此外,上海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高端制造业增长极正在形成;成渝两地共建西部科学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江苏省则做强30条优势产业链,一批“链主”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茁壮成长。
均衡发展水平不断优化
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水平持续向好,协调度、均衡度和融合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在打破行政区划边界、实现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长江经济带“龙头”长三角地区也正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6月下旬,江苏省苏州市地铁1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与上海市地铁11号线在花桥站通过3条空中连廊实现无缝对接。这也意味着,沪苏两地间的轨道交通实现了正式“牵手”。
如今,市民仅需乘坐地铁便可实现“中午在苏州阳澄湖吃大闸蟹,晚上在上海迪士尼看烟花”的愿景。同时,沪苏两地也在地铁运输组织、客运服务、安检互认、应急发布等方面实现了深度融合。
与此同时,经过4年持续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昔日江浙沪省际交界发展薄弱区域已展现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崭新面貌。随着《总体规划》获得两省一市政府联合批复,示范区“1+1+N+X”跨省域法定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体系已构建成型,共建区域协调发展“样板间”。
“回首既往,我国跨行政地域的规划凤毛麟角,较为少见。而对于经济十分活跃、经济社会自然相互依存度高的长三角地区而言,制定跨地域规划方案对于实现规划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参与《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感慨万千。
曾刚表示,规划区域内部各地基础条件、面临的问题、奋斗目标并不完全相同,需要处理全局综合效益与局部利益之间的关系,公平分配两省一市的责权利,建立跨地域的规划落实保障体系。
这也正是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相向而行、共谋协调发展的缩影。《报告》显示,2022—2023年,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平均值为0.892,相较上一年度提升了4.87%,110个城市的变异系数和极比分别下降了0.03和0.53,“表明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水平持续向好,协调度、均衡度和融合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报告》进一步指出,长江经济带的均衡发展水平不断优化,由上一年度的0.8625上升至本年度的0.8726,增幅为1.17%。从不同流段的指数情况看,长江下游地区协调性均衡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长江中游地区,再次是上游地区。
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长江中游城市尽管正积极参与高水平对外开放,但和地处长江经济带下游的沿海地区相比,进出口规模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长江经济带发展所展现的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突出强调了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协调性特质。因此,必须以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表示。
不过,“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仍是当前长江经济带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沿线11省市关注的焦点。《报告》指出,目前,长江经济带还面临着包括区域协同融合态势有待深入、产业集群竞争能力亟须提升、人民基本生活水平差距尚显、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仍需完善、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力度不足等问题。
为更好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统筹抓好沿江产业布局和转移,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等。
对此,彭智敏表示,和地处长江经济带下游的长三角地区相比,中游地区地处内陆,国际市场和对外开放是其短板。以湖北省为例,未来要借助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将一些先进产业、技术以及产品等通过“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武汉航运中心等推向世界,强化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提升发展水平,扩大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规模和层次。
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秘书长、长江技术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秦尊文看来,以武汉市为代表的长江中游城市尽管正积极参与高水平对外开放,但和地处长江经济带下游的沿海地区相比,进出口规模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不过,长江中游城市也有自己的发展特色,例如武汉市的桥梁等建造业在全球影响巨大,可以通过这一突破口带领本土制造业‘走出去’。”
目前,长江中游地区共谋进一步合作发展也已提上日程。记者注意到,11月29日,2023年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以视频形式在南昌、武汉、长沙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场同步举行。
会议提出,地处长江中游的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三省要紧扣“协同”和“高质量”,在既有合作基础上,持续深化战略对接、设施互联、产业互补、生态共保、服务共享等重点领域合作,有力推动三省基础设施互联共通、产业发展互促共进、资源要素互补共享、人文交流互惠共融,不断开创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此外,三省相关部门及市县在会前还签署了《长江中游三省商务协同发展合作协议》《长江中游三省反不正当竞争协调联动机制合作协议》《长江中游三省防震减灾合作协议》等10项合作协议。
成长春则分析认为,以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要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支撑协调性均衡发展,各大发展战略在突出各大板块优势特色的同时,需统筹兼顾、协调联动;要紧紧围绕“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重难点问题,在协调性均衡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上述《报告》进一步分析称,要坚持以产业绿色化、集聚化、高级化发展为导向,以数字经济和能源革命为依托,有效落实负面清单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打造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加强上中下游产业分工协作和主导产业集群互嵌衔接,促进流域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