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庄灵辉卢志坤北京报道
制定4万亿元GDP登高目标后,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日前,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32.89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8.78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90.15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023.96亿元,增长4.1%。
从增速来看,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第二产业支撑力持续增强,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同时,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0个百分点,材料、装备、汽摩、消费品、电子等支柱产业“四增一降”,工业产品中新产品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保工业、抓工业也被明确为重庆市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
“重庆是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重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支撑重庆市经济稳步增长。”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系主任、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然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重庆市工业门类齐备,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持续提升工业经济尤其是支柱产业发展质量,能够对有效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驱动作用。
“新动能”发力
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32.89亿元,同比增长4.7%,比上年全年加快2.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根据年初制定的主要预期目标,2023年重庆市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并要争取实现更好的结果。而随着稳经济政策的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32.89亿元,同比增长4.7%,比上年全年加快2.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经济取得较快发展,主要得益于工业生产稳步推进,服务业恢复性增长,消费市场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等因素。”李然指出,各领域持续恢复向好下,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经济运行取得良好开局,经济增速“跑赢”全国,为全年预期目标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各领域企稳回升的同时,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经济运行还呈现新动能持续释放良好态势,为推动转型升级以及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工业生产方面,新产品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统计的388种工业产品中,有206种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新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具体来看,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产量为991.30万平方米,实现从无到有;智能手表产量增长48.7%,新能源汽车增长25.4%,服务机器人增长2.0倍。
服务业新动能也持续激发,互联网行业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数据显示,2023年1~2月,重庆市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3%,较去年全年提高7.3个百分点。
此外,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高技术产业投资以及新型消费等新动能也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2%,分别高于全市投资和工业投资10.6、5.4个百分点;同时重庆市限额以上批零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0%,新能源汽车销量也持续增长。
支柱产业“多点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支柱产业发展迅猛,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稳步增长,同时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背景下,重庆市支柱产业正逐步形成多点支撑格局。
新动能持续释放的同时,重庆市支柱产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整体也呈增强态势。
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主要支柱产业“四增一降”,其中材料产业表现“亮眼”,同比增长15.2%,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达56.0%。
作为重庆市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材料产业发展频获重庆市政策支持。去年年底,重庆市出台《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重点围绕轻合金、先进钢铁、装配式建筑三条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今年年初,《川渝铝产业链协同发展工作方案》也提出,到2025年,川渝地区铝产业产值要达到4000亿元,同时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建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铝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最强的高端铝材料制造基地。
“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重庆市新材料产业链正不断完善,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服务、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工材料、新材料及配套市场环节均有企业布局。”李然指出,重庆市汽车、装备、电子、消费品等支柱产业均需要材料产业作为上游产业支撑发展,同时近年来重庆市针对材料产业发展频繁出台支持政策,政策与需求等因素支撑下,重庆市材料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除材料产业外,2023年一季度,重庆市装备产业增长5.8%,分别较1~2月和去年全年提高2.1和6.1个百分点;汽摩和消费品产业分别增长2.9%和9.9%;电子产业下降6.6%,降幅已较1~2月收窄2.3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支柱产业发展迅猛,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稳步增长,同时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背景下,重庆市支柱产业正逐步形成多点支撑格局。”李然指出,近年来,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结构正逐步由“双轮驱动”向“多点支撑”转变,由汽车与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逐步转变为汽车、摩托车、电子、装备、医药、材料、消费品、能源8类支柱产业。
李然还指出,当前重庆市在做大汽摩、电子、装备、材料和消费品五大支柱产业经济体量的基础上,还在提升这些支柱产业的发展质量,对于有效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起到重要的驱动作用。
促进工业增效
实际上,除重庆市外,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愈发受到各方重视,多地还提出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以提升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实际上,不仅在一季度,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直是重庆市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
2023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发布后,重庆市委常委会还专门举行扩大会议,“着力保工业抓工业”,即在相关会议中被明确为下阶段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相关会议提出,要着力保工业抓工业,强化精准调度,抓好补链强链,促进工业增效,加大对支柱性产业的支持力度,稳固工业经济回升基础。
“重庆市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李然认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作为重庆市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对重庆市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是构建重庆市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产业。
“重庆市推动工业尤其是支柱产业发展,要把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李然认为,重庆市应从多方发力持续提升支柱产业发展质量,谋划实施制造业提质增效行动,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同时保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除促进工业增效外,抓项目促投资、稳外贸促消费、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也是重庆市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实际上,除重庆市外,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愈发受到各方重视,多地还提出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以提升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数字经济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包括新产业、新投资、新消费和新动能。”李然认为,着眼长远,加快数字技术进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生产要素投入等,将推进生产要素重组和高效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也将加速供给侧和需求侧高效匹配,推动市场繁荣和经济长期增长。
对于重庆市而言,李然认为,重庆市发展数字经济应注重推进数字技术融合应用,构建产业数字化能力中心,做大做优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健全数字企业培育机制等。
“提升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能够以公民需求为导向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李然指出,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政府通过数字化平台促进公民的参与和互动,能够促进多主体协同参与到社会民生事务的管理中;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纵向和横向的互联互通,推进政府各部门信息整合,从而使跨层级、跨地区的治理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更好地服务公民与各经营主体,进一步助力营商环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