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党鹏成都报道
“我很高兴得知成都作为公园城市,在碳中和的道路上走在了前面,展开了一系列低碳行动,系统性地向能源、交通、产业等领域进行推广。”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主任麦穆娜·莫哈德·谢里夫如此表示,“我们要感谢成都展示了绿色低碳解决方案的城市转型之路,希望可以推动更多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4月26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三届公园城市论坛暨第六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让海内外专家学者关注到这一低碳实践,展开了一场广泛、深入的交流与碰撞。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自从2018年成都成为公园城市首提地,去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迄今5年时间里,成都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公园城市建设新路径。
“成都大力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城市生态本底进一步巩固提升。一批高品质生活空间成为人民群众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成都市以首批城市更新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有效的推进模式和推动机制,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已经在全国推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表示。
新格局:公园城市建设逐步提速
近年来,成都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
对标国家三部委联合印发的示范区《总体方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随后编制出台,从生态、生活、生产、治理四个维度提出27个方面建设重点任务、69项具体工作举措。此外,成都还发布全球首个公园城市指数,获批全国首个公园城市国家标准化综合试点。同时,成都以提升城市整体功能为导向,在中心城区、城市新区和郊区新城谋划布局24个先行示范片区,策划包装重点片区项目集群841个,引领带动示范区建设整体成势。
成都市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成都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分别累计降低14.24%、21%,以年均1.6%的碳排放增长支撑起年均7.3%的经济增长。
其中,成都着力推动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培育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实现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完善“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位居全国城市第5位,入选全国首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此外,成都推动能源供给和消费低碳化,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64.5%。
由此,这座21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已然嵌入绿色低碳作为底色、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之中。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论坛期间,成都发布了《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发展报告(2022年)》,为国内外与会嘉宾分享公园城市建设的成都实践。此外,论坛累计发布14项成果,全面展示了成都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取得的理论成果和经验做法,尤其是在联合国人居署、能源基金会、世界银行与城市中心发布的《未来城市顾问展望》《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案例研究》《中国都市圈协同治理研究报告》3项国际性成果中,成都均有案例入选,有效提升了成都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
新路径:打造智慧韧性宜居之城
这里,有几组秒速更新的关于成都的数字:
地上一座城,有超2100万常住人口,机动车保有量达660万辆;地下一座城,13条线路、总里程达558公里的轨道交通穿梭飞驰,每个工作日运送旅客逾600万人次;云上一座城,5G基站超6.5万个,3115个政府信息系统飞速运转,上云企业突破10万家,643类35亿条数据实时汇聚、共享交互……
“由此可见,城市规模越大,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内部各要素的流动互动节奏也就越快,城市治理的任务与压力也愈加繁重。”成都市网络理政办公室主任冯秀富在论坛上坦言。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认为,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对城市发展提出多方面需求。快速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国用4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城镇化道路,另一方面也带来明显的问题,比如资源透支、环境恶化、交通拥堵、未富先老、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等问题。
建设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和宜居城市,正是“十四五”规划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内容之一。
为此,成都不仅出台《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条例》,并将蓝图描绘在绿水青山之中:依托龙门山、龙泉山两山和岷江、沱江两水为生态骨架,规划建设1275平方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绿心,1459平方公里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绿肺,1.69万公里长的天府绿道绿脉,133平方公里的环城生态公园绿环,和33.8平方公里的锦江公园绿轴,森林覆盖率五年增加1.4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五年增加2.7个百分点。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形态逐步呈现。
“建设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市民的‘五感’:便捷感、安全感、获得感、公正感、幸福感。”汪玉凯表示。
这“五感”的基础,成都已然在公园城市的建设中逐一夯实。比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去年6月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就为成都智慧城市的建设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
“近年来,成都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和规划计划。”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小松认为,特别是2021年11月以来,成都市委市政府作出推进智慧蓉城建设重大部署,成体系完善数字底座,建设城运平台,构建数字体征,打造应用场景,强化安全保障,发布机会清单,统筹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数据资源“一网通享”、社会诉求“一键回应”,有力促进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学治理和数字经济发展。
此外,在此次论坛上,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未来城市顾问委员会的第二份旗舰报告——《未来城市顾问展望2022:建设新城市韧性》正式发布,为全球城市提供了新城市韧性建设“路线图”。在报告中,展示了成都高新区“1+5+N”城市疫情一体化智慧系统等一系列实践案例,这正是韧性成都的生动写实。
新未来:重塑城市发展新形态
“公园城市是对工业文明城市发展理念的反思和超越,是对传统城市发展理念和思想的深化和完善,是对国内外先进代表城市发展经验模式的凝练和提升。”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表示。
在高国力看来,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四个阶段里,城市发展理念和思想也更加丰富,出现了诸如“紧凑城市、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等一系列的城市发展的理念。高国力总结说:“以往城市发展理论和模式,更多是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更聚焦于城市发展的特定方面和微观层面。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是面向新时代城市发展需求,对传统城市发展理念进一步进行了深化和完善。”
“公园城市的建设还是对国内外先进代表城市发展经验模式的凝练和提升。”在高国力看来,应该探索符合成都市情的、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其主要应该具有三方面的特征:首先公园城市的建设要充分顺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所以整个公园城市建设逻辑起点和根本归宿体现在空间布局、社会治理、环境营造、生态建设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选择;其次是要以遵循新发展理念来全面提升城市新型竞争力,这是一个不断动态深化和挖掘提炼的过程。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为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又明确了新的方向;第三是要进一步强化智慧、韧性、精明、包容,来重塑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像成都这样的历史文化的古城必然面临着存量和增量空间的优化重组和功能业态的重塑。
就此,杨保军认为,成都应大力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有针对性地实施更新改造,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严守底线、红线,持续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营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努力将城市建设成人民群众生活的美好家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记者注意到,根据此次论坛上发布的《成都市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导则》,围绕“安全、宜人、智慧、低碳、健康、共享”6大目标,构建形成5个建设维度、20项建设内容、44个建设指标的“5+20+44”指标体系。这些社区,将成为承载公园城市的主要载体之一。
“当前,成都已全面启动首批25个未来公园社区建设,正在启动第二批50个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将逐步实施和呈现一批具有支撑力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彰显引领性的重大产业化项目、体现幸福感的重大民生服务项目。”成都市住建局副局长王建新表示,下一步将严格按照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总体要求,持续总结建设经验,不断完善建设标准,推动成都未来公园社区全面提质、加快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