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以“商业航天”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产业再度受到各界关注。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中,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这是“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这也是继2023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商业航天产业再度被高层提及。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新增长引擎”,商业航天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定位进一步明晰,其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以下简称《蓝皮书》)指出,2023年,中国航天在运载火箭、载人航天、月球和深空探测、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科学和技术试验等领域持续创新突破,进入空间、探索空间、利用空间能力不断增强。
《蓝皮书》表示,2024年将是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关键之年,预计中国航天产业全年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有望创造新的纪录,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将迎来首次发射任务,多个卫星星座将加速组网建设。
新兴产业崛起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也在全球趋势的带动下,发展步入快车道。2023年以来,国内民营火箭发射连创新纪录。
在产业定义中,商业航天是指利用商业模式运营的航天活动,旨在通过商业市场的方式开展航天技术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发射和应用。国内某民营航天企业人士告诉记者,由于传统航天发射的成本较高,长期以来,国家主导都是驱动全球各国航天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但随着近年来以美国SpaceX为代表的民营航天公司大幅降低发射成本,以及卫星互联网在各国战略中的重要性提升,商业航天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
公开信息显示,仅在2022年一年,全球就有超过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出支持航天发展规划和政策,主要聚焦推动技术创新和加速产业化两个方面。其中,在技术创新方面,欧洲航天局通过了3年投入169亿欧元的预算案,用于支持发展太空运输、地球观测等技术研发。
同时,在加速产业化方面,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太空旅游成为大国投入的重点。以俄罗斯为例,其在2022年官宣将建设总数约600颗卫星的“球体”星座。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目前在建或已规划的星座数量超过300个。
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航天产业也在全球趋势的带动下,发展步入快车道。2023年以来,国内民营火箭发射连创新纪录。其中,在2023年,天兵科技的天龙二号成为国内民营液氧煤油入轨第一箭;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也创下全球液氧甲烷火箭的“首飞”纪录;2024年1月,东方空间的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在海上成功发射,并将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据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前,我国拟发射超过3000颗商业卫星,产值将突破2100亿美元,商业航天行业市场空间巨大,且未来小卫星星座的发射需求将不断增加。
商业航天发射日益活跃之下,2023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统筹谋划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Omdia电信战略高级首席分析师杨光认为,这一定调,实际也是我国商业航天在已具备新兴产业的成熟特征后,官方对于其产业定位的一次清晰表述。“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后,商业航天的产业发展战略也会进一步明晰。”杨光表示。
代表委员热议
朱正贤认为,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可推动建设“天地空一体化”的网络布局,开辟新的发展赛道,是未来产业的关键。
伴随政府工作报告的正式出炉,“商业航天”也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议焦点。
在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涛提交的《加快卫星运营准入促进卫星互联网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建议中,他提出,现有的我国《电信业务分类目录》需要细分卫星通信服务的环节,将部分环节调整出基础电信业务。实现民企建设的卫星系统可以通过国内牌照持有人提供服务(如四大运营商),或者向专业用户提供服务。
公开信息显示,根据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经营基础电信服务,要求经营者为国有股权或者股份不少于51%,民营企业无法独立进入。对此,在公开采访中,张涛表示,鼓励民企参与发展卫星互联网很有必要。
同时,张涛还建议,移动通信直连卫星模式中,民营企业只建设卫星和测控站,地面关口站和用户终端由地面运营商负责。实现整个电信业务无监管体系漏洞,适应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开发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而我国民营商业航天的企业也反响积极。银河航天首席技术官朱正贤向记者表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报告中指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中指出积极打造商业航天等新增长引擎,这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商业航天企业面向国际前沿加快科技创新的决心。”朱正贤表示。
记者注意到,2023年7月,银河航天灵犀03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平板式通信卫星,此次发射也是我国首次在轨对多星堆叠发射技术进行验证,将为我国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的快速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朱正贤认为,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可推动建设“天地空一体化”的网络布局,开辟新的发展赛道,是未来产业的关键,商业航天将有效带动信息、新材料等相关产业重塑新动能新优势。对此,银河航天将持续通过科技创新迸发更大的能量。
产业落地加速
随着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北京、上海已经开始行动。
“新增长引擎”产业定位的明晰,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而在落地化的进程方面,随着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北京、上海已经开始行动。
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国内领先的北京率先响应。2024年年初,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以下简称《方案》),从关键技术攻关、产品示范应用、政策先行先试以及创新生态营造等多个维度提出了23条重点任务。
《方案》明确提出,到2028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形成低成本、高可靠的星箭产品研制能力和大规模星座建设运营能力,引进和培育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和1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数量超过20家,建成2个特色产业聚集区和若干特色产业园,不断壮大北京商业航天千亿级产业集群。《方案》同时提出,争取再用5年时间,将北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
公开信息显示,北京目前聚集了全国航天领域主要的核心研发单位,研发设施齐全、创新人才集聚,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民营商业航天创新产业集群,培育出银河航天、蓝箭航天、星河动力等一批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2023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榜单中,北京企业有51家,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同时,上海也于2023年年底印发了《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提出,到2025年,形成从火箭、卫星、地面站到终端的全覆盖产业链。
同时,《计划》还表示,上海将发展新一代中大型运载火箭、低成本高集成卫星、智能应用终端三大拳头产品,形成年产50发商业火箭、600颗商业卫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以打造“上海星”“上海箭”为目标,提供卫星研制、运载发射、在轨交付与管理链式服务模式。
根据《计划》,上海将推动形成地面站、测运控制中心、应用终端等自主建设能力。构建多元结构产业基金,完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新引进和培育10家商业航天重点企业,培育5家具备科创板上市条件的硬核企业,扶持一批民营“专精特新”优势企业,实现空间信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