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婧婷北京报道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明确将“绿色金融”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那么现阶段如何谱写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
6月12日—13日,在《商学院》创办20周年之际,《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和中经传媒智库主办了2024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系列论坛之“中国商业20年跃迁与创变引领新商业文明”论坛。在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院长何德旭作了题为《中国绿色金融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他指出,我国绿色金融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挑战,何德旭建议从明确绿色金融的定位、拓展视域、加大绿色金融供给力度、强化绿色金融创新、夯实基础这五个方面发力。
“我们有很多绿色债券,但在绿色股票市场发展方面还很薄弱、是短板,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在股票市场上发行股票来融资,以支持绿色产业、绿色企业的发展。”何德旭指出。
顶层设计频出绿色金融发展迈入新阶段
“绿色金融应该立足于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最后推动绿色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何德旭指出。
为适应新的发展特点,过去一段时间,国务院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作出了顶层设计,特别是在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出台了一揽子政策。
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何德旭认为,近几年绿色金融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包括绿色融资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绿色产品、碳市场金融服务创新得到加强,更加注重环境和社会风险的防控,持续推进投融资绿色低碳转型。另外,打造国家绿色金融品牌、促进绿色金融交流合作、促进ESG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等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
“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绿色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在何德旭看来,新质生产力本身也是绿色生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来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培育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五大方面着力推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何德旭指出,我国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瓶颈。
“比如绿色标准监管口径不统一,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创新力不够,信息披露做得不够好,数字金融和绿色金融融合度不足。”何德旭进一步表示,在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还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激励和约束的关系。
如何推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何德旭归纳总结了五方面着力点。第一,明确绿色金融定位。“绿色金融是政策性金融还是商业性金融,抑或是带有政策性的商业性金融? 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弄清楚,这也导致金融机构在开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在何德旭看来,绿色金融具有政策性和商业性双重性质。
第二,要拓展视域。“不能把绿色金融资金支持范围局限在纯绿项目,应该拓宽绿色金融的视野,把转型金融、碳金融市场的建设都放在绿色金融的范畴来考虑。”何德旭建议。
第三,加大绿色金融的供给力度。在何德旭看来,我国绿色金融的供给不足,与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的融资需求相比差距非常大。因此,要拓展绿色信贷这些间接融资业务;要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直接融资支持;要大力发展绿色保险,完善实体企业绿色融资担保体系和配套的制度;培育绿色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为绿色转型企业提供投融资咨询,以及会计法律顾问等方面的服务。
第四,强化绿色金融创新。通过绿色金融产品、市场、工具以及绿色金融服务的创新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的需求。
第五,夯实基础。要做到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有技术基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让数字技术与绿色金融更加深度融合,这对于解决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覆盖面不够、融资效率低、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有非常大的帮助。
何德旭指出,强化信息披露对绿色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要优化标准体系,现在数据不统一,统计口径不一样,标准也不统一,所以在评价、评估、计量绿色金融的时候都面临着很多困难,这样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对绿色金融的发展来讲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