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资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08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扩容难掩储蓄产品一枝独秀 个人养老金业务亟须破局

    本报记者秦玉芳广州报道

    2024年新年伊始,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再度扩容。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各新增2只产品;截至目前已有6家理财公司23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发行,投资者累计购买金额超12亿元。

    与此同时,基金、保险等个人养老金产品的货架也进一步丰富,截至2024年1月4日,全市场个人养老金产品增加至753只。

    然而,在产品持续丰富的同时,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不缴存的情况依然未能明显转变。业内分析指出,一方面,当前产品供给仍以与居民储蓄需求相匹配为主,难以满足其多元化的配置需求;另一方面,个人养老金产品近一年来业绩表现普遍不及预期,影响了投资者的配置意愿。业界普遍认为,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依然是金融机构布局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更要兼顾风险和收益,提升自身产品设计及投研服务能力,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配置需求。

    产品持续扩容

    截至2024年1月4日,市场上个人养老金产品增加至753只,其中保险、基金类产品数量增速加快。

    近日,中国理财官网发布第四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各新增2只产品,均为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等级为二级或三级,风险程度适中。公告显示,新增产品均设置了最短持有期限,以鼓励投资者长期投资,提高投资组合的稳定性和投资策略的一贯性。

    中国理财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自2023年2月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推出以来,截至目前,6家理财公司成功发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增至23只,投资者累计购买金额超12亿元。

    除理财产品外,保险、基金等其他个人养老金产品也在持续扩容。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4日,市场上个人养老金产品增加至753只,与2023年9月初相比增加了70余只,其中保险、基金类产品数量增速加快。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也强调,在产品上新方面,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具有吸引力的产品,以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

    从规模来看,养老基金和理财产品规模较大。中信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目前我国个人养老金产品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养老FOF、养老理财、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其中,从披露的规模数据来看,规模较大的为养老FOF和养老理财,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三季度,养老FOF基金资产净值为749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养老理财最新存续规模1016亿元。

    从产品数量来看,储蓄类产品依然是现阶段个人养老金产品布局的主力。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1月4日,在753只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录中,储蓄类产品数量达465只,稳居首位。

    某股份银行零售业务人士向记者透露,从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客户情况来看,投资者对养老储蓄产品的青睐度更高,这主要是这类产品数量丰富且收益更加稳健,更符合当前投资者对养老需求的定位,所以大多数“入金”客户会首选储蓄产品进行配置。

    最新发布的《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3》显示,超过半数养老投资、理财者的主要偏好是银行存款,其次是商业养老保险、银行理财等其他形式产品,整体来说,他们对风险相对较高的产品参与度不高。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指出,现阶段个人养老金产品仍以养老储蓄为主,产品体系有待进一步深化。

    平安证券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也指出,当前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与居民养老储蓄需求匹配度较高,未来应坚持立足于中期稳健收益的产品设计理念。

    平安证券分析认为,长期来看,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居民养老储蓄意愿将持续落地,个人养老金产品发展空间尚较大。但居民养老金融风险偏好较低,调查对象普遍认为目前养老金融产品种类较少、收益率偏低、介绍不够清晰明确,在有限的选择内,主要关注银行存款、商业保险、银行理财等相对稳健且以保值为主的产品,养老金融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

    在杜阳看来,在个人养老金业务的产品设计上,未来试点机构应该在资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到期偿付能力等方面重点关注,以满足参与者的养老需求。特别是在资金安全性方面,要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区别于其他资产管理产品,个人养老金产品更加强调资产的安全性。产品供给方要通过分析和评估潜在风险,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损失,最大程度保护投资者资金安全。此外,还要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确保参与者能够全面了解产品的特性、费用、风险等,并做出适合自身需求的投资决策。

    “叫好不叫座”形势难改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养老理财产品合计规模1016亿元,整体年化收益2.49%,最大回撤1.18%。

    产品持续扩容的同时,试点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发力,拓展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立。

    某国有银行此前发布的促销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前,在该行开设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客户,首次开户并缴存,最高可获得1243元的大礼包。

    上述股份银行零售业务人士表示,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意味着后续长期的养老金融服务,所以各家银行都在抢获客,尤其是缴存资金,很多银行甚至重砸资源,就是鼓励客户缴存。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个人养老金业务“叫好不叫座”情况依然不改。上述股份银行零售业务人士指出,尽管银行砸了很多资源出了不少促销措施,但客户缴存意愿依然不是很高,很多人都是开完户领取开户奖励后就不闻不问了。“所以2023年下半年以来,我们重点进行资金缴存的业务奖励,临近去年年底奖励的更多,不过收效不是特别明显。”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看来,个人养老金账户缴费人数和人均缴费金额较低,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因为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刚刚开始,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进行投资期限超长,国内投资者比较陌生,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而2023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有部分养老基金、理财产品由于受资本市场下行影响,出现负收益,低于投资者预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进行投资的意愿。”

    从收益表现角度观察,个人养老金试点一年来,个人养老金四类产品的业绩表现参差不齐。中国政法大学法金融学教授胡继晔指出,总体来看,在储蓄存款、理财、基金、保险四大类的产品中,基金产品业绩表现不佳,收益为负,其他几类产品的表现相对较好。

    比较来看,养老基金产品收益表现不及预期,且多处于亏损状态。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披露,截至2023年12月15日,养老FOF产品处于净亏损状态,目标风险型近1月、近3月、近6月、近1年区间加权回报为-0.97%、-1.57%、-3.43%、-1.83%;目标日期型FOF近1月、近3月、近6月、近1年区间加权回报为-2.35%、-3.81%、-9.21%、-8.24%。截至2023年12月25日,个人养老金Y份额近1月、近3月、近6月、近1年区间回报分别为-1.33%、-1.74%、-4%、-2.45%,处于净亏损状态。

    与之相比,养老理财产品收益相对稳定。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养老理财产品合计规模1016亿元,整体年化收益2.49%,最大回撤1.18%。

    不过,胡继晔也指出,长期来看,权益类的基金产品应当更值得关注,不能因为第一年业绩不好就失去信心。

    在胡继晔看来,个人投资者更希望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收益最大化。随着股市接近触底,基金类产品的风险已经减小,在这种情况下,配置一部分权益类产品是可以的。此外,像寿险这类保险产品也值得关注。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目前个人养老账户可投资基金、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和保险四类资产,由于个人养老账户的属性与定位,这四类资产收益均相对稳健。“但不同资产属性,机构配置与操作策略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此外,周茂华还强调,金融机构也要提升个人养老金资产配置“热情”,需要为客户提供长期相对稳定的预期收益,同时要不断丰富产品体系,以更好满足不同收益与风险偏好。

    周茂华进一步指出,金融机构需要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强化资产配置能力,为客户做好投资咨询服务,尽量高效解决客户疑问和对接需求。在周茂华看来,随着国内人口结构变化、财富积累,人们对养老保障意识快速增强,有望带动养老理财投资需求快速增长,这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将倒逼金融机构加快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与综合竞争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金融
   第06版:财富
   第07版:资管
   第08版:资管
   第09版:银行
   第10版:银行
   第11版:银行·保险
   第12版:新金融
   第13版:区域·地产
   第14版:地产
   第15版:地产
   第16版:地产
   第17版:文旅
   第18版:医药·健康
   第19版:能源·化工
   第20版:能源·化工
   第21版:TMT
   第22版:TMT
   第23版:TMT
   第24版:游戏
   第25版:车视界
   第26版:车视界
   第27版:车视界
   第28版:车视界
   第29版:快消
   第30版:快消
   第31版:快消
   第32版:商业案例
扩容难掩储蓄产品一枝独秀 个人养老金业务亟须破局
税收优惠破冰 慈善信托迎重磅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