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秦枭北京报道
“租用全新未拆封”“日租金十几元”“首月1元”“租完即送”……在手机推送广告的“狂轰滥炸”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鲜手机租赁。每月只需要支付少量费用,即可拥有最新款或者更高端的手机。不仅如此,用户还可以在租期结束后购买手机,不需支付一次性高额的购买费用,手机租赁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冒起。
研究机构IDC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手机租赁市场同比增长率为37.2%,市场规模约为582亿元;2023年,中国手机租赁市场规模预计会达到2400亿元。
本应是为经济压力较大的人群提供便利的手机租赁服务,但在一些商家和用户手中则“变了味”。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商家以“低月租”为噱头,吸引一些尝鲜者租赁手机,租金搭配高额的买断金;更有一些中介,利用手机租赁的幌子来从事放贷业务,让用户苦不堪言。
租金比买新机贵
关于手机租赁相关的投诉事件已达数万起,“买断价格过高”“平台强制买断”“暴力催收”等问题比比皆是。
在互联网上以“租机”“租手机”“手机租赁”等为关键词搜索,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手机租赁平台,用户规模少则数十万人,多则上千万人。记者注意到,当前大多数手机租赁平台通常为用户提供6个月、9个月、10个月、12个月等几个租赁时长的选项,但往往默认的都是12个月。
在推送广告一遍又一遍的“诱惑”下,王晓丽(化名)2023年2月在某租赁平台租了一部iPhone14ProMax256GB版,选择的租期为12个月,每月租金829元,总租金9948元,租手机时付了598元的优享服务费。她对记者说道:“想着租手机短期内不会对自己的经济造成太大的压力,而且价格折算下来还可以接受,到期就可以拿到手机了。”
但令王晓丽没想到的是,租期结束后,还需要付买断金5020元才能真正拿到手机。“这样算下来总的费用就是14968元,已明显超过手机原价。9000多元的手机,算下来跟高利贷一样了,相当于借了一万元,不到一年,我就得还1.5万元”,因为担心会影响自己的征信,王晓丽还是选择买下了手机。
记者在电商平台查询到目前iPhone14Pro Max256GB版本的售价为9899元,王晓丽买下手机的价格已高于市场价51%。
张强(化名)与王晓丽一样,选择到期花费高额的买断金买断了手机。他在2023年3月租用iPhone14Pro手机,于当年12月提前买断手机。但他的租赁机却无法解除内置的配置锁。他要求商家解除配置锁,但对方要求张强将手机寄回。张强表示:“我问过当地手机经销商,不需要拿到手机也能解除,我现在全款付清买断,手机再寄回去还让我自己付运费,我不能接受。”
记者了解到,一般租赁来的手机都内置了配置锁,租赁平台可以利用这个配置锁对iPhone进行功能限制,例如限制连接电脑、反锁iPhone等。
与张强、王晓丽不同,李倩选择了租赁到期归还手机,虽然没有被高额的买断费困扰,但她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商家以手机有磨损为由要求支付折损费。
李倩无奈地说道:“我租的二手手机,一直小心翼翼保管,也一直戴手机壳从未磕碰过,边框的些许磨损在我租来时就有,不应该找我索要赔偿金。”
诸如王晓丽、张强、李倩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记者在一些投诉平台上了解到,关于手机租赁相关的投诉事件已达数万起,“买断价格过高”“平台强制买断”“暴力催收”等问题比比皆是。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宇昊律师对记者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家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公平、诚实的原则,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应当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如果商家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验收手机、折损费定价、违约赔偿等环节完全由平台和商家决定,用户几乎没有有效的申诉渠道。这种行为可能会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虽然商家有权自主设置经营活动的规则,但要公平、合理,不得损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债务“黑洞”
这种中介不为了收购租赁手机,甚至会主动与急需资金、但在正规渠道无法进行借贷的消费者联系从事类似贷款的服务。
一些经济状况尚好的用户,可以买断手机,但一些资金周转困难的用户则打起了“租机套现”的主意。
记者了解到,一些用户在租赁平台上仅支付首月的租金,拿到手机后便直接转卖给中介折价换钱。
然而,这种中介不为了收购租赁手机,甚至会主动与急需资金、但在正规渠道无法进行借贷的消费者联系从事类似贷款的服务。
“年底压力大,各种变现方法,回血必备,不查征信,黑白都能搞到米”“应急的兄弟来,信用分580分以上,无视黑白租机变现”,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搜索“租机套现”,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贷款中介广告向你推送。
记者添加了一个中介的联系方式,该中介向记者推荐了几个手机租赁平台,要求记者在填写收货地址的时候,需要填写中介指定的地址,在其收到手机后,会“回款”给记者,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租赁平台上价值9000多元的手机,该中介只愿意“回款”6000元。该中介表示:“我们解锁、翻新都是需要成本的。”
“其实就是收了砍头息。”对于已经多次利用租手机套现的李萍(化名)对记者表示,“虽然可以短时间内得到一部分钱,但随着你租手机的次数越多,你待付的租金也在增加,而且随着你的信用评分一再降低,能租到手机的概率也越来越低。”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对于“租机套现”的乱象表示:“首先,它可能会加剧信用不良的用户无法偿还高额利息的问题,从而催生更多的债务问题。其次,这种行为可能会破坏手机租赁行业的声誉,因为消费者可能会认为这个行业存在欺诈和不公平行为。此外,这种行为还可能会引发法律纠纷,因为涉及租赁合同的违约和转售行为。”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中介帮助用户套现可能会导致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漏洞进行欺诈活动。”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也认为,中介帮助用户套现,可能会涉及非法集资、高利贷等违法行为;此外用户无法偿还高额利息,可能会引发纠纷,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
监管是保证
“手机租赁的门槛较低,这也就让一些投机分子找到了机会,让行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实际上手机租赁是和租车、租充电宝一样,是存在着大量真实需求的市场。”一位从事手机租赁的商家告诉记者,“手机快消品的属性在增强,对大部分来说,租赁手机可以在短时间内体验手机多样化的款式和功能,而且不会带来特别大的经济压力。”
上述商家对记者表示:“事实上,手机租赁的门槛较低,这也就让一些投机分子找到了机会,让行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对此,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首先,需要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明确租赁平台的经营资质和行为规范,防止出现非法经营和不良竞争;其次,平台需要加强自身管理和风险控制,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和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再次,消费者也需要提高警惕,理性选择租赁方式和平台,避免遭受经济损失;最后,行业协会和相关组织也可以发挥监督和引导作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实际上,记者注意到,近来,无论是平台自身还是监管机构,也在加强对租赁行业的整改。2023年7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租赁公司监管工作的通知》也明确禁止金融租赁公司将古玩玉石、字画、低值易耗品以及手机等消费品作为租赁物,严禁过度依赖评估中介机构评定租赁物价值。
除此之外,支付宝此前也宣布升级租赁行业平台治理规范。针对业内偶发的“高价租赁、未成年人租赁以及多头租赁和暴力催收”等现象,支付宝推出一套全链路升级治理方案。支付宝平台的《租享行业管理规范》明确表示,严禁以租赁名义经营借贷等非租赁业务,或存在明显异于(超高或超低价)行业租赁价格水平的行为,一经发现立即终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