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08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门红”遭遇市场波动 银行理财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本报记者张漫游北京报道

    每年的“开门红”阶段,都是金融机构招揽客户的重要时期。然而,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却在此时逆势下调了部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

    日前,已有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交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信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发布公告,对旗下多只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下调,最高下调业绩比较基准幅度达150个基点。

    不过,业内人士亦指出,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并不意味着最终产品收益率的下降。分析认为,适当调整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并有助于引导投资者合理期望产品收益,促进投资者教育。

    避免过度关注产品收益

    2024年1月2日,民生理财发布公告称,根据民生理财贵竹固收增强一年定开1号理财产品的理财合同约定及当前市场情况,决定自下一投资周期(2024年1月8日)起,调整本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前为3.7%—5.3%,调整后为3.5%—5.0%。

    上述民生理财对理财产品的调整并非个例。在此之前,多家理财公司已下调了多只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

    “近期金融市场波动有所加剧,理财公司灵活调整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以更真实地反映产品收益水平。”中国银行(601988.SH)研究院研究员杜阳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一方面,业绩比较基准的设置应从投资者保护的角度出发,避免过度关注产品收益而忽视产品风险,下调业绩比较基准有助于引导投资者更加关注产品的风险收益比,提高投资决策的理性程度;另一方面,根据不同产品的资产配置差异,理财公司会调整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理财公司优化资产配置,提高投资效益。

    普益标准研究员董丹浓亦将理财公司下调业绩比较基准的原因归结为两方面:一是监管对于业绩基准展示的要求不断提高。早在2022年12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就曾发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明确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规范的责任界限。在2023年11月,又补充发布了《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细化理财产品的过往业绩展示要求。

    二是在净值化时代背景下,理财公司会根据市场情况对业绩比较基准作出调整以修正投资者预期。此次业绩基准下调产品多为固收类产品,其产品配置较多债券类资产,收益表现与债市表现密切相关。2023年以来,债市收益率呈震荡下行趋势,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类产品的收益表现。因此,理财公司选择通过调降业绩比较基准以贴合产品实际业绩表现,降低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的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正处于“开门红”阶段,按照惯例,正是金融机构动用各类营销手段招揽、留住客户的重要时期。

    谈及业绩比较基准下调是否会影响理财公司留客的问题,杜阳认为,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后,短期内或影响理财公司留客。但从长期来看,理财公司可以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手段留住客户。杜阳举例称,一是优化产品结构。理财公司可以针对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的客户,推出多样化、分层化的产品,以满足各类客户的投资需求。二是提高费率优惠。理财公司可以加大对客户的费率优惠力度,如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等方面的优惠,降低客户的投资成本。三是强化风险管理。理财公司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确保产品稳健运作,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利益。在市场利率下行的情况下,适当调整业绩比较基准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四是提升服务水平。理财公司要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和水平,包括提供专业化的投资咨询、丰富的投资者教育和线上线下互动服务等,增强客户满意度。

    董丹浓补充道,长期来看,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后,理财公司应持续提升自身投研能力和投资策略,在全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宏观经济运行承压的背景下,银行理财更应构建行之有效的全方位研究体系,强化净值波动管理,及时研判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趋势,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同时,应持续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帮助客户理性认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为投资者带来更优的投资体验。

    应审慎对待市场波动

    投资者关注的是,业绩比较基准下调,是否意味着产品到期后实际收益率的下降?

    “产品到期后实际收益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不仅取决于产品的基准利率,还受到市场利率、通货膨胀率、产品费用、税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使业绩比较基准下调,也并不意味着产品到期后实际收益率一定会下降。”普益标准研究员尹铃越告诉记者,“适当调整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并有助于引导投资者合理期望产品收益,促进投资者教育。投资者应该全面考虑产品的风险和收益,了解产品的各项费用和税收政策,以及市场利率的变化情况,综合评估产品的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情况。同时,投资者还应该关注产品的流动性和风险特征,以做出符合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决策。”

    关于2024年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走势,尹铃越预测称,回顾2023年理财产品收益率,其呈现先升后降的整体走势。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4个月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相比2022年年末有明显的反弹。然而,此后理财产品平均兑付收益率则持续下降。“2024年,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会继续面临挑战。由于政策着力于降低存款利率,以及债市可能呈现出震荡偏强的走势,理财产品的配置端压力进一步上升。因此,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波动走势。投资者可能需要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的灵活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市场分析认为,2024年,理财业绩比较基准下行空间在缩窄,最低点可能在3.3%,而后可能回升到3.7%左右,业绩比较基准回升也将助力理财规模增长。

    杜阳认为,2024年理财产品可能呈现以下三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理财产品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随着金融科技不断进步,数字化转型对金融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更加注重线上服务和数字化体验,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二是银行理财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建设专业的投研团队、风控团队和销售服务团队,银行理财的投研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以及销售能力不断加强,持续提升投资者投资体验,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金融需求。三是更加注重主题理财产品的开发与设计。通过发力主题理财,提供独特的投资策略、投资标的或者投资方式,从而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开发与ESG、科技创新等主题相关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前沿的投资需求,享受政策红利。

    不过,普益标准研究员邓皓之认为,目前理财产品还存在多方面压力,除了产品收益率下降压力,还有流动性风险压力,以及投资标的与投资策略的调整压力。“近年来,金融市场波动性明显提升,在市场出现大幅调整时,产品将面临流动性管理压力,出现投资者大规模赎回产品的现象。另外,在金融市场波动背景下,投资者可能更加关注风险控制和资产保值增值。因此,银行理财需要调整投资策略与投资标的,以加强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然而,以固收资产为主、单一稳健策略主导的银行理财,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多资产和多策略的产品投资特点。”

    面对市场波动,邓皓之建议,投资者首先应合理规划理财优先级。在金融市场波动时,流动性可能会受到影响。投资者应该关注投资组合的流动性,合理规划投资理财的优先级程度,以确保在需要资金时能够及时变现,以保障身体健康以及未来生活的资金充足。

    其次是综合分析风险与收益。波动市场的背景下,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行业和市场。对于资金少、风险承受能力低的年轻人来说,理财要以储蓄型理财工具为主,谨慎购买高风险理财产品;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人群来说,在购买股票、基金等产品时也要摆正心态,具备长期投资心态,不急于求成。

    最后是提升个人投资素养。金融市场波动背景下,投资者需密切关注金融市场的动态,包括政策变化、经济数据、国际形势等,以便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和风险。投资者也可以通过系统学习金融知识获得投资理财的技能,以了解资产流动规律、提升投资风险意识。

    “对投资者而言,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后,‘赎回潮’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以一种常态化的形式存在。因此,投资者应正确认识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规避市场转弱时因心理落差较大而产生的非理性赎回行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董丹浓提示道。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金融
   第06版:财富
   第07版:资管
   第08版:资管
   第09版:银行
   第10版:银行
   第11版:银行·保险
   第12版:新金融
   第13版:区域·地产
   第14版:地产
   第15版:地产
   第16版:地产
   第17版:文旅
   第18版:医药·健康
   第19版:能源·化工
   第20版:能源·化工
   第21版:TMT
   第22版:TMT
   第23版:TMT
   第24版:游戏
   第25版:车视界
   第26版:车视界
   第27版:车视界
   第28版:车视界
   第29版:快消
   第30版:快消
   第31版:快消
   第32版:商业案例
升值预期强劲 外资追捧人民币资产
“开门红”遭遇市场波动 银行理财下调业绩比较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