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TMT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08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年档营造仪式感 电影业也需要“双11”

    本报记者张靖超北京报道

    跨年档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电影档期概念。按照灯塔专业版的解释,该档期仅指12月31日这一天。但2023年12月31日这一天的跨年档却被各种特殊场次的仪式感营销带得火热,连带着刷新了该档期的票房纪录——这一天的总票房达到7.3亿元,堪比春节档大盘。

    公开数据显示,跨年档共有13部电影上映,其中5部重点影片都有自己的特殊场,“下雪场”“演唱会”“啤酒场”“橙子场”“彩票场”层出不穷。片方、影院都借助电影中的元素进行仪式感营销。仪式感营销不是新鲜事物,但同一档期众多影片都使用这一策略,将观影的仪式感烘托起来,可谓盛况空前。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这场全行业的仪式感营销其实从2023年12月下旬陆续开始,并且贯穿整个元旦假期。但元旦假期最后一日的大盘票房便出现断崖式下跌,仪式感营销的效果大打折扣。多位电影行业人士以及营销专家表示,仪式感营销在其他行业都有应用,在电影行业尚属新颖,元旦假期的多项数据表明这种营销方式在电影行业的有效性。

    “电影说到底是一场流量生意,在娱乐消费方式很丰富的当下,与其说是观众需要看电影,不如说是电影需要被观众看。”院线公司一位人士说,“这就像电商‘双11’,如果做不出爆款内容、平时生意少,就只好造节日造概念,靠促销赢市场了。”

    但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我国年度观影人次分别为16.24亿、17.18亿、17.28亿,对应年份的人均观影频次分别为3.38次、3.38次、3.25次;而2023年的这两项数据分别为12.99亿和2.58次,这表明消费者对于线下购票观影的意愿较此前已大幅降低。

    五花八门的特殊场

    跨年档的特殊场是被《一闪一闪亮星星》带起来的。

    2023年12月5日,电影《一闪一闪亮星星》开启猫眼预售,同时官宣了“下雪场”惊喜:在全国1314家影城、13时14分的场次,举行特殊观影活动,通过发放雪罐的方式让观众在影厅里感受下雪。

    在“下雪场”惊喜公布之后,观众对前往电影院见证下雪名场面充满热情,预售票房在短短4天时间就突破了2亿元。“下雪场”的电影票在闲鱼上被炒至几百元,仍供不应求。以至于有部分影院自发购买造雪机,主动要求加入“下雪场”。

    《一闪一闪亮星星》改编自同名网剧,曾一度刷新爱奇艺分账纪录,因此这一IP有稳定的粉丝基础,特别是剧中的台词“张万森,下雪了”作为网络热梗传播极广。而电影《一闪一闪亮星星》将幻想变成现实,与剧集中的重要场景联动,让观众有了预期。粉丝有情感、情侣找氛围、路人凑热闹,使《一闪一闪亮星星》还未上映就攀升到了2023年贺岁档(通常从每年11月下旬开始,至12月31日结束)票房季军的位置,2.63亿元的预售总票房比2023年贺岁档大部分电影的总票房还要多。

    竞争对手见状纷纷效仿。《年会不能停!》《非诚勿扰3》《潜行》《金手指》等影片也都推出特殊场观影活动。

    其中《年会不能停!》自称“打工人的啤酒电影”,只要购买对应场次的预售票就能获赠啤酒一罐;《非诚勿扰3》推出“橙意满满场”,在全国51个城市的影院发放贴有片名LOGO的橙子;《潜行》则推出“彩票场”,在跨年场次发放彩票;《金手指》为每个特殊场次都起了名字,放映时间巧妙配合着影片的宣传主题——“暴富跨年”,也与电影的剧情息息相关,例如“15:18前程似锦场”“17:18有求币应场”“20:18财运爆发场”等。

    事实证明,特殊场次比普通场次更畅销。灯塔专业版显示,2023年跨年档票房7.31亿元,大幅刷新影史纪录;其中《一闪一闪亮星星》当日票房3.26亿元,占比44.6%,成为首部跨年档破3亿元的影片,并且成为2023年预售票房冠军。灯塔研究院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该片24岁及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近六成,是2023年24岁及以下年轻观众占比最高的影片。

    灯塔研究院数据分析师陈晋向记者表示,元旦假期电影市场供给丰富,且城市偏好有明显差异化,大量年轻观众进场,仪式感营销破圈是2023年跨年档票房火爆的原因之一。

    “能取得这样的突破,跨年夜的票房功不可没,2023年12月31日晚上10点以后的场次票房接近1.5亿元,约300万观众选择在电影院跨年,‘下雪场’‘啤酒场’等仪式感满满的观影活动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陈晋说。

    “热乎劲儿”仅存两天

    问题在于,电影市场的仪式感营销热度似乎很难持续。

    数据显示,靠仪式感营销而风头无两的《一闪一闪亮星星》在2023年12月30日至2024年1月1日的票房分别为2.2亿元、3.2亿元和5000万元,票房出现断崖式下滑,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口碑的崩盘,其豆瓣评分仅6.3分。这部主打吸引剧集观众粉丝的电影被投放到大众市场,对相关剧集缺乏了解的新观众大多无法与剧集粉丝共情。

    预售阶段出尽风头的“下雪场”创意,到最终的实施效果却因为每个影院具体的设施条件和落地执行能力,演绎出千差万别的版本。记者在点映阶段参加的一个“下雪场”,影院没下雪机,当影片快到结尾时,原本安静的影厅里,有两个工作人员拿着泡沫罐喷出了零星的“雪花”。

    记者了解到,有的影院“下血本”购买或租赁造雪机在最后确实制造了“下大雪”的场景,有的只是用简单的喷罐喷出类似雪花的泡沫,还有影院担心雪罐、喷罐等设备的安全隐患,取消了“下雪场”,靠赠送卡片等伴手礼来补偿。

    记者还在2023年12月30日参加了《年会不能停!》的“啤酒场”,在散场时发现,许多观众滴酒未沾;12月31日的一场《潜行》的特殊场,记者在入场时并未拿到任何伴手礼,在询问影院工作人员时,对方回复称:“(礼物)只是卖票时做的一个标识”。

    “它就是博眼球,吸引受众参与一下,最终就是为了社会化营销传播,是一种公关行为。”清华大学品牌营销专家孙巍说,“这种活动都是有成本的,商家意思一下,不能放大去搞,搞大了会赔钱的。”

    记者注意到,从2023年12月31日开始,北京多家影院安排的特殊场,票价与普通场次相比已没有明显溢价。

    “对于这种特殊场,行业内部分歧也比较大。”院线公司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分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仪式感营销的准备比较仓促,很多影片推出特殊场都是被动跟进;二是有些投资出品方预算有限,原本对影片票房预期也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增加投入做营销,显然并不愿意;三是很多影院对营造仪式感的特殊场也很犹豫,除了部分影院不具备安排特殊场所需的硬件设备之外,还有仪式感营销可能带来的商品库存压力、营销费用增加的压力以及额外增加的消防、安全压力等。

    下转 C3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金融
   第06版:财富
   第07版:资管
   第08版:资管
   第09版:银行
   第10版:银行
   第11版:银行·保险
   第12版:新金融
   第13版:区域·地产
   第14版:地产
   第15版:地产
   第16版:地产
   第17版:文旅
   第18版:医药·健康
   第19版:能源·化工
   第20版:能源·化工
   第21版:TMT
   第22版:TMT
   第23版:TMT
   第24版:游戏
   第25版:车视界
   第26版:车视界
   第27版:车视界
   第28版:车视界
   第29版:快消
   第30版:快消
   第31版:快消
   第32版:商业案例
YY直播变烫手山芋 百度史上最大收购案告吹
跨年档营造仪式感 电影业也需要“双11”